名词解释: 1 样本:对任一个具体的事物,在这门课中都称为一个样本,它是一类事物的一个具体体现,它与模式这个概念联用,则模式表示一类事物的统称,而样本则是该类事物的一个具体体现。 2 模式:英语是pattern,表示一类事物,如印刷体A 与手写体A 属同一模式。B 与A 则属于不同模式,而每一个具体的字母A、B 则是它的模式的具体体现,称之为样本。因此模式与样本共同使用时,样本是具体的事物,而模式是对同一类事物概念性的概况。一个人的许多照片是这个人的许多样本,而这个人本身是一个模式。 3 模式类:这个词与模式联合使用,此时模式表示具体的事物,而模式类则是对这一类事物的概念性描述。 4 模式识别:人们在见到一个具体的物品时会分辨出它的类名,如方桌与圆桌都会归结为是桌子。这是人们所具有的认识事物的功能,在这门课中就称为是模式识别。具体的说是从具体事物辨别出它的概念。这门课讨论的是让机器实现事物的分类,因此由机器实现模式识别。这门课就是讨论机器认识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5 分类器:用来识别具体事物的类别的系统称为分类器 6 模式识别系统:用来实现对所见事物(样本)确定其类别的系统,也称为分类器。 7 特征:一个事件(样本)有若干属性称为特征,对属性要进行度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定量的,如长度、体积、重量等,可用具体的数量表示,但也可用粗略的方法表示,如一个物体可用“重”、“轻”、“中等”表示,前种方法为定量表示,而后种方法则是定性表示。重与轻变成了一种离散的,或称符号性的表示,它们在数值上有内在的联系。在本门课中一般偏重定量的表示。 8 特征向量:对一个具体事物(样本)往往可用其多个属性来描述,因此,描述该事物用了多个特征,将这些特征有序地排列起来,如一个桌子用长、宽、高三种属性的度量值有序地排列起来,就成为一个向量。这种向量就称为特征向量。每个属性称为它的一个分量,或一个元素。 9 维数:一个向量具有的分量数目,如向量,则该向量的维数是3。 10 列向量:将一个向量的分量排列成一列表示,如。 11 行向量:将一个向量的分量排列成一行表示,如 12 转置:将一个列向量写成行向量的形式的方法就是转置。如定义 X 为列向量,则XT 就是该向量的行向量表示。转置的概念与矩阵中转置的概念一样。 13 特征空间:一种事物的每个属性值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修改桌子高度一般在0.5 米到 1.5 米范围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