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次氯酸钠溶液生产工艺规程

次氯酸钠溶液生产工艺规程_第1页
1/8
次氯酸钠溶液生产工艺规程_第2页
2/8
次氯酸钠溶液生产工艺规程_第3页
3/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工业用氢氧化钠与氯气合成而制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 2 产品说明 2.1产品名称及学名 产品名称:次氯酸钠溶液。 学名:次氯酸钠 2.2物理性质 分子式:NaClO 分子量:74.448 外观为浅黄绿色的透明液体。 浓度及相对密度见表1 表1 浓度(18℃)% 10 14 18 22 密度(18℃)g/L 1068.1 1097.8 1128.8 1161.4 生成热: 118.52kJ/mol 2.3化学性质 2.3.1次氯酸钠在常温下不稳定,在保存中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从而产生副反应生成氯酸钠。 2NaClO+2H20=2NaOH+2HClO 2HClO+NaClO=NaCl03+2HCl 2HCl+2NaOH=2NaCl+2H20 3NaCIO=NaClO3+2NaCI 上述反应在40℃以上剧烈进行并且PH值显著下降,为防止这副反应, PH值必须在11以上。 2.3.2过氯化反应 NaClO+CL2+H20=NaCl十2HClO NaClO+2HClO=NaCl03+2HCl NaClO+2HCl=NaCl+H20+CL2 3NaClO=NaClO3+2NaCl 次氯酸钠生产中,氯化反应超过终点会引起连锁反应,使次氯酸钠全部分解。 2.3.3光化学分解 2NaClO=2NaCl+02↑ NaClO+02=NaClO3 2NaClO+O2=2NaCl+202↑ 日光照射后,将分解90%的有效氯,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添加明胶酪脘、糖类等保护胶体是有效的。 2.3.4加热分解 2NaClO=2NaCl+202↑ NaClO+O2=NaCl03 随温度上升,分解率上升。 2.3.5酸分解 NaClO+HCl=NaCl+HClO 2HClO=2HCl+O2↑ HClO+HCl+H20+C12↑ PH值小于7时,分解反应迅速进行,并产生氯气。 2.3.6由重金属(M)催化剂引起的反应 2MO+NaClO=M203+NaCl M203+NaClO=2MO+02↑+NaCl 2.3.7由PH值降低而引起有效氯的降低 2NaClO=2NaCl+O2↑ 3NaClO=NaCl03十2NaCl 2HCIO=O2↑+2HCl 2.4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符合HG门2498-93标准,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项 目 指 标 I型 Ⅱ型 m型 有效氯(以CI计%)≥ 13.0 10.0 5.0 游离碱(以NaOH计%) 0.1~1.0 0.1~1.0 0.1~1.0 铁% ≤ 0.010 0.010 0.010 2.5产品的主要用途 2.5. 1用于纺织、造纸工业的漂白作用。 2.5.2用于民用物品的消毒杀菌作用。 3 原料与辅助材料的性质及规格 3.1氯气 3.1.1物理性质 分子式:Cl2 相对分子质量: 70.91 相对密度: 1.4685(0℃) 沸点:-33.9℃(标准大气压下) 固态氯的熔点:-100.5℃ 临界压力:0.761MPa(7.61大气压) 汽化热:20.42KJ/mol 0.101MPa下氯在水中的溶解度见表3 表3 温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次氯酸钠溶液生产工艺规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