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债务危机 一、 欧洲债务危机起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首先发端于北欧小国冰岛的“外向型”债务危机。2008年 10月,受美国金融海啸的冲击,在全球过度扩张的冰岛金融业,其资产规模为 GDP的9倍多而陷入困境。冰岛三大银行资不抵债,被政府接管,银行的债务升级为主权债务,冰岛濒临破产。根据美联社的数据,当时冰岛外债规模高达 800亿美元,为其 GDP的300%左右,人均负债1.8万美元。从技术上来讲,冰岛已经破产。冰岛为了应对危机,采取了较为严厉的紧缩政策,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至 2008年 11月底冰岛克朗兑欧元大幅贬值超过 70%。2009年冰岛陷入严重衰退,GDP预计同比下降超过 8%,其后,IMF主导了对冰岛的救援,冰岛债务危机暂告一个段落。但是,2010年初,冰岛总统否决了存款赔偿法案,其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降低至垃圾级。冰岛危机再度浮出水面。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中东欧国家的“外来型” 债务问题。由于转轨改革的需要,东欧国家的负债水平一直比较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政府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2009年初,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调低了乌克兰的评级,并且认为东欧的形势在不断恶化, 这触发了中东欧国家的债务问题。IMF警告,中东欧经济规模远超过冰岛,其债务问题存在引发金融危机第二波的风险。2000年后,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的商业银行被以西欧银行为主的外资控制,2008年底外资所占比例达 54%-97%。据摩根士丹利的估计,中东欧拥有约 1.7万亿美元的外汇债务,而且2/3的贷款为外币贷款。但是,随着融危机的逐步见底,西欧强国对其在东欧资产救助的开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欧盟等提供的支持,中东欧债务问题没有引发新的系统性金融动荡,并在2009年实现了初步复苏。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第三个阶段是西欧所谓的PIIGS国家的“传统型”债务问题。2009年5月,希腊就遇到了债务问题,欧盟强力声援后,局势得到一定的缓解。但半年后希腊财政赤字并未改善,其财政赤字占 GDP的比例升至 12.7%,公共债务占 GDP的比例高达 113%。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其主权信用评级调低 ,希腊问题一发不可收,尤其是“普遍性”的言论一出,市场开始质疑西班牙、葡萄牙,甚至意大利等国家。与冰岛和中东欧不同的是:希腊的债务问题是传统的收支结构问题。传统型债务问题在欧洲具有长期性和普遍性。按照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规定欧盟成员国的公共债务占 GDP的比例不得超过 60%,财政赤字占 GDP的比例不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