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奥运计时技术:千分之一秒差距决定冠军归属自首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办以来,奥运计时技术一直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一百多年过去了,首届现代奥运会上计时所用的跑表(stopwatch)如今换成了一系列高科技计时装置,如高速数码摄像机、电子触摸垫、红外光束、无线应答器等等。鉴于当今计时技术的快速发展,即便千分之一秒(为眨眼的 40 倍)的毫微差距,也决定着冠军的归属。夏季奥运会田径在诸如持续时间只有 10 秒的 100 米短跑等短距离赛跑中,准确计时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计时的方方面面均要实现电子化,甚至是发令枪如今也电子化了。一旦选手双脚蹬在起跑器上,做好启动准备,计时官员扣动发令枪扳机,通过铜线发出电流到起跑器和单独的计时台。电流会启动计时台上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与此同时,发令枪的声音经由每个选手起跑器的扬声器放大,这样一来,所有参赛选手即可同时听到发令枪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比赛。而在赛道的另外一端,激光信号则从终点线一端传向另一端,而另一端的光传感器(亦称“光电管”或“电子眼” )会收到激光发出的光束信号。当选手穿过终点线,光束受到阻塞,电子眼立即向计时台发送信号,记录下选手的比赛用时。同时,与终点线平行安装的一台高速数码摄像机会以每秒 2000 次的惊人速度,将图像扫描到一个狭窄剖面上。当每名选手跑过终点线时,摄像机会将最先触及终点线的身体部位的电子信号发送给计时台,从而记下他们的比赛时间。计时台则将比赛时间发送给裁判席和电子记分板。图像则会被发送给电脑,电脑使图像与时钟实现同步,令其处于水平时标的并行位置,构成一幅完整的图像。电脑还会用一个垂直指针记录下每名选手身体最先触及终点线的具体部位。随后,技术人员可以在比赛结束后在 30 秒内将这张合成图像播放在视频显示器上,帮助裁判确定可能差之毫厘的冠军归属。在诸如马拉松等长距离比赛项目上,计时钟同样是在电子枪响的同时开始计时。但是,由于马拉松参赛选手众多,使得所有选手同时离开起跑线根本不可能,且有时会有数十名选手同时穿过终点线。鉴于上述考虑,马拉松比赛便需要更为独立的计时系统— — 射频识别标签(RFID)。每名马拉松选手在比赛前都会在鞋带上系一只轻薄小巧的 RFID 发射机应答器,以便将其独特的射频信号发送出去。安装在马拉松终点线上那一连串的地垫由作用堪比天线的铜线圈组成,用以收集每名选手的信号,同时将他们的识别码和起跑时间发送给计时台。射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