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婴幼儿各阶段对外界声音反应及言语表现 听觉发育表现过程0 个月:Moro 反射、眼睑反射、觉醒反射。 1 个月:对突然的声音(伸手、惊醒、闭眼、停止哭闹、向声源转头)。 2 个月:睡眠时对较大的声音(抖手、眨眼或惊醒 )。 3 个月:睡眠时对突然的声音已经无(抖手、眨眼或全身抽动),对环境的声音感兴趣去寻找,对声音有表情。 4 个月:关注环境的声音,对熟悉的声音尤其是母亲的声音关注。对意外的声音感兴趣。 5 个月:听到闹钟声时转头,能分辨出亲人与自己的声音,对突然的大声害怕、哭。 6 个月:凝视与说话者的面部,叫其名字时转头,对电视、收音机声音敏感。 7 个月:对邻室或室外的声音关注,与谈话时也发出声音,对愤怒的声音感到受惊。 8 个月:模仿动物叫声并感到喜悦,对母亲的斥责声会哭。 9 个月:对外界各种声音有兴趣,能简单对声音做反答(如:再见),听到歌声可手足舞蹈,寻找声源,对声音的强度有反应。 10 个月:模仿学话,小声唤名字马上回头。 11 个月:随音乐节奏活动,对简单的示意能作出反应。 12 个月:寻找大人指出的方向,对邻室的声音表示好奇,可以指出五官的位置。 言语发育过程(0-6 个月为学语前期,7-12 个月为学语期。)4 个月:发出无意义的多音节元音,称过渡喃语期。6-8 个月:可发出多音节的元音与辅音,无词意,称标准喃语期。10-12个月:可以伴随声音作出无意义的动作,或自己边发声边做无意义的动作。称发声伴随动作期。12 个月:开始说出 1-2 个有意义的单词,称有意义语期。 发现孩子听力问题后该做哪些事情? 如何为孩子重建听力? 很多家长发孩子听力有问题后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下面几个步骤是可以指导家长如何诊断、干预孩子的听力问题。 发现孩子听力问题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确诊孩子是否真的存在听力问题,确诊听力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检查是:ABR\耳声发射\声导抗,如条件许可还可以加做一个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或40HZ诱发电位;通过这些检查我们不仅可以确诊孩子是否真的存在听力问题,还可以判断引起听力损失的病变部位,进而对孩子听力损失的性质进行确定(如为感音神经性还是传导性等)。 第二、确认听力损失程度 主要通过行为测听方法来判断,行为测听方法有多种,主要通过设计测听环境、给声方法等诱导孩子对声音产生兴趣,在给声的同时观察孩子对声音的反应情况,这种方法可以客观了解孩子对各种频率声音的反应情况,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