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戴立言修订于2007 年5 月 1/12 急性放射损伤:发生于治疗完成后1-2 月内; (3 月内) 晚期放射损伤:发生于治疗完成后≥6-9 月; (≥3 月) 中期放射损伤:发生于治疗完成后2-6 月,并可持续数月,如放射性肺炎(可能自限性,也可能进展为纤维化)、L’Hermitte’s syndrome(自限性) 一. 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 1、脊髓 a 照射长度 10cm,5/5TD =45Gy,损伤表现为梗阻、坏死。过去认为 45Gy/4.5-5 周是脊髓的放射耐受量,现认为50Gy/25次/5周是安全的。(出于安全考虑)脊髓受量不应超过40Gy,脊髓每次受量不应超过 2Gy,(1.8-2.0Gy)。 b 照射长度 5cm,5/5TD =50Gy,照射长度 10cm,5/5TD =50Gy,照射长度 20cm,5/5TD =47Gy,损伤表现为骨髓炎坏死。 c 颈段脊髓的耐受剂量是 40~44Gy/20~22DAY。如果单次剂量增加,耐受剂量降低。胸段脊髓的放射敏感性较低,但耐受剂量限值仍应遵循上面的要求。 The spinal cord dose was limited to 45Gy. 照射总剂量 45Gy/22~25 次,每次分割剂量 1.8~2.04Gy 时,脊髓病变的发生率为 0.2%。当总剂量降低到 40Gy 时并未降低其发生率。但总剂量为 57~61Gy 常规分割照射时可导致5 年内5%的脊髓病变发生率,总剂量提高到 68~73Gy 时,5 年发生率提高到 50%。目前几乎还没有对脊髓的剂量超过 50Gy 临床资料报道。对儿童来说,脊髓的耐受量更低,大约为30~35Gy。 2、脑 放射性脑病分为早期急性反应、早期迟发性反应、晚期迟发性反应三个阶段: 1.早期急性反应: 通 常发生在 放疗后头 几天 ,出现头 痛 、发热 、嗜 睡 和 原 有的局 部 症 状 加重 2.早期迟发性反应: 依 据 脑的放射部 位 不同 ,产 生相 应的临床症 状 ,表现为头 痛 、嗜 睡 ,可伴 有原 有疾 病病情 恶 化,一般 能自行 恢 复 ,非 致死性。其发生原 因 是脑白 质 出现脱 髓鞘 反应或 脑胶 质 细 胞 损伤所 致。 3.晚期迟发反应: 局 部 放射性脑坏死和 弥 漫 性放射性脑损伤。病理 变化为血 管 内皮 损伤、破 坏,形 成血 栓 及纤维化等 改 变,造 成血 管 腔 阻塞 ,使 脑组 织 缺 血 、软 化、坏死,周围胶 质细 胞 肿 胀 、变性,胶 质 细 胞 增生,出现脑的局 部 占 位 性改 变或 囊 性退 行 性改 变。 a 照射全脑,5/5TD =60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