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效益农业总体意见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工作,发展效益农业的意见》及《关于实施“一主两翼”经济发展战略的决定》,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发展效益农业的重大意义效益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具有市场化、精品化、科技密集化、产业化的鲜明特点。根据我县实际,大力发展效益农业,要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整合和发挥全县农业资源优势,面向苏浙沪地区发展绿色消费农产品,面向工业发展优质原料农产品,面向旅游业发展旅游农产品,把地域特色农产品品质做优、规模做大、品牌做响,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发展效益农业的思路和目标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发展效益农业的思路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融入苏浙沪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以新型工业为主体,效益农业和特色旅游业为两翼”的“一主两翼”产业经济发展战略,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依托标准化,推进产业化,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努力把我县建成面向苏浙沪及周边大中城市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总体目标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5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2万亩,粮食总产保持在6万吨;油料总产0.7万吨;高效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到18万亩;肉蛋渔年总产1万吨以上,畜牧水产养殖业产值年均增加一个百分点;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80万亩;商品林采伐年生产木材9.8万立方米,年产毛竹80万根,森林覆盖率达到59.5%,活立木蓄积量增加到380万立方米,林业产值3.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5%以上。三、发展效益农业的工作重点(一)调整优化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产业第1页共5页围绕市场,突出特色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特色+品牌+规模”的市场竞争优势,加快发展经济林果业、畜牧水产业和高效经济作物。1、发展优质粮油生产。组织实施优质粮油产业化工程,重点发展优质专用水稻、油菜,建设商品粮油生产基地。每年引进推广3—5个优质专用水稻、超级稻品种,不断提高单产,提高种粮效益。用3—5年时间,全县建成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10万亩,双低优质油菜基地6万亩。2、发展壮大林业产业。加快推进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国家公益林、退耕还林、长防林和世行贷款林业持续发展项目等林业工程建设,努力建成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竹林、速生丰产林、绿化大苗,实施低产林改造,抓好现有林培育,促进林产品的深度开发。切实抓好林政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到20XX年,全县建成杉、松速丰林基地30万亩,竹林8万亩,重点公益林19万亩。3、突出发展养殖业。继续组织实施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人工种草2.5万亩,改良草场2万亩,建设棚圈50个。抓好“中国肉牛一号”养殖项目建设,扶持肉牛养殖龙头企业和20个年饲养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进一步扩大生猪、家禽等草食节粮优质畜禽养殖规模。力争3—5年内,全县肉牛年饲养量达到3.5万头,生猪年饲养量12万头,家禽年饲养量200万羽,大雁养殖10万羽,皖西白鹅养殖10万羽。4、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开发、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实施,围绕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推进特色经作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快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近期内,建成名优茶生产基地1.5万亩,优质蚕桑基地1.5万亩,优质苎麻基地4万亩,优质蔬菜基地1万亩。5、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提高综合检测能力。积极推进企业和生产单位开展各类质量认证和管理。大力第2页共5页实施品牌战略,保护和整合现有品牌,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名牌农产品。通过3—5年努力,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农作物面积的30%以上。6、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