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间金融的历史

民间金融的历史_第1页
1/16
民间金融的历史_第2页
2/16
民间金融的历史_第3页
3/16
 中国要加快发展民间金融  发布日期:2008-08-23 14:25:01 来源: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 ] [ 打印 ] [关闭]  民间金融存在了4000年,从公元200多年的夏商时期,到秦朝统一货币然后到中国盛唐,伴随着国家统一,经济发展,以民间信贷为主要形式的民间金融日渐昌盛。尤其到了明清时代的钱庄票号,中国的民间信贷业务发展到了高潮。当时并没有官办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民间金融机构在货币交易和流通中发挥作用。农村主要是当铺,城市以当铺、钱庄、票号为主。 中国的民间金融存在了4000年,历史悠久,繁荣一时。尤其是以近代山西的金融业为代表,可以说代表了当时世界金融的最高水平。在以民间金融业为主的时代,未曾发生过重大的金融风险和金融欺诈行为,民间金融的秩序总体上是好的。 官办金融存在仅 70年 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时逢世界经济大萧条,罗斯福在美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国民政府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追随世界潮流,推动金融机构国营化,由国家财政出面控股银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国营化,也是中国金融国营化的开始。金融国营化的结果,很快造就一批官僚资本主义,利用对金融资源的绝对垄断,将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到个人集团手中,四大家族由此产生。但是,当时还存在许多民间金融机构,私营的当铺、钱庄和票号仍然具有生存空间。 1955年,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公私合营的形式,将所有的金融机构全部国营化,在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消灭了民间金融机构,银行归国家所有,钱庄变成了储蓄所。 从历史渊源来看,民间金融在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上占据着主流,而官办金融则是现代以来才出现的事情,前后不过70年时间。因此,民间金融是正源,国家金融是后来者。 官办金融带来的后果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掌控银行进而掌握资本和资源的支配权力,这对于尽快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体改,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官办金融、国家垄断金融本身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一是垄断机制带来的效益低下。我国银行业出现大量不良资产,资本运作效益低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由于国家垄断,银行运行机制陈旧,带来效率低下和成本较高。银行业的腐败问题有目共睹,腐败的根源就在于金融垄断,缺少市场竞争的驱动力。 二是垄断带来区域经济不平衡。金融资本是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一个地区只有掌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民间金融的历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