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2 章 思考题 1 、 试概括地下水的功能及其意义。 (1 )宝贵的资源:地下水分布广泛,变化稳定,水质良好,便于利用,是理想的饮用水源,也是工业、农业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含水介质储能,夏储冬用。地源热泵。地下水景观,如古井遗址、湿地等是良好的旅游资源。 (2 )重要的地质营力:地下水是物质和热量传输(温泉)及应力传递(水库诱发地震,滑坡)的载体。地下水是良好溶剂,成矿、找矿发挥重要作用。 (3 )不可忽视的致灾因子: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潜蚀管涌等。地方病,如甲状腺病。 (4 )活跃灵敏的生态环境因子:地下水是生态环境系统中一个最为活跃灵敏的子系统。气候、水、土壤和生物,处于相互作用的动平衡,人类活动干扰天然地下水,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如盐渍化(干旱-半干旱地区)、沼泽化(湿润地区)、石漠化(南方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等。 (5 )极有价值的信息载体:地下水及其沉淀物、化学及微生物特征,可提供十分珍贵的环境变化信息。可预测地震,提供不同时空尺度的环境信息,水文地质找矿,可重塑历史时期及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2 、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大气水、地表水、地壳浅表地下水之间的水分交换。 (1 )是直接循环,浅部层圈水分子直接交换 。 (2 )循环速度快,途径短,交替迅速。 (3 )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4 )对于保障生态环境及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水质持续净化,水量持续更新再生。 地质循环:大气圈到地幔之间发生的水分交换。 (1 )是间接循环,与沉积岩、岩浆活动、岩石重结晶有关。 (2 )循环途径长,速度缓慢,周期长。 (3 )有助于分析地层浅表和深部各种地质作用,对于寻找矿产资源、预测大尺度环境变化和深部地质灾害等均有重大意义。 第3 章 讨论题 1 、孔隙度大和孔隙大有区别吗? 孔隙是松散岩层中颗粒及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孔隙度是单位体积岩土(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所占的比例。孔隙大表示松散岩层中颗粒及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大,孔隙度大指的是岩体中孔隙的比例大。前者只是对孔隙的单一形态描述,后者为孔隙在岩土体的占比。 2 、 粘性土孔隙度大,是含水层吗? 不是含水层。 粘性土的孔隙度大,但是孔隙很小,,并非好含水层,土粒表面有很多结合水,细小孔隙间有毛细水,这两部分水都很难释出,不具备含水条件,含水能力较弱。 3 、 某岩土的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