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指导方案 一、 浸种催芽的方法 浸种催芽方法严格按照包装袋说明进行,先用强氯精﹙1 公斤种子用 4 克强氯精﹚+2 公斤水浸种:早稻﹙用温水﹚浸种 8 ~1 0 小时,单、双晚稻浸种 6 ~8小时,清洗干净后日浸夜露至破胸,注意防止高温“烧芽” 。注意陈种一次连续浸泡时间不能超过 1 0 小时,否则会影响种子芽率。 二、 肥水运筹 ⒈施肥 氮肥施用原则是:前重、中控、后补施肥法。亩产 5 0 0 公斤的稻田纯氮不少于1 0 公斤,亩产 6 0 0 公斤的稻田纯氮不少于 1 2 .5 公斤,亩产 6 5 0 公斤以上的稻田纯氮不少于 1 5 公斤,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磷、钾比例虽因不同土质而异,但大致比例为 1 :0 .7 :1 ,并尽量增施有机肥。氮肥总用量的 7 0 %做基肥,移栽活蔸后每亩追施 5 — 8 公斤尿素促分蘖。孕穗至破口期每亩追施 3 — 5 公斤尿素作穗粒肥,效果非常明显。以增穗和提高结实率为主攻目标,采取多穗途径取得高产。 ⒉管水 ① 寸水返青:秧苗移栽活蔸后,稻田保持 1 ~2 寸深水层。移栽后遇低温,则白天灌浅水,晚上灌深水层。 ② 浅水促分蘖:水稻移栽返青后,浅灌 1 寸左右,并适度排水露田,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通透性,健根壮体,早促分蘖。 ③ 苗足晒田:待大田进入分蘖末期,为了控制后期无效分蘖,及时放水晒田,一般采取多次露田和轻晒相结合的方法,施肥过多、稻苗生长过旺及泥脚深的田块重晒。 ④ 有水孕穗、抽穗:幼穗分化前期复水至抽穗保持田间浅水层。 ⑤ 干湿壮籽:抽穗后应采取干湿交替灌溉,泥浆管理,结合多次晒田,以提高泥温,增加土壤通透性。 三、 田间管理 ⑴分蘖期管理: ① 保持田间湿润,促进分蘖:抛秧时田水宜浅,花皮水即可。秧苗扎根后田间可间隙灌溉,湿润促分蘖。 ② 及时中耕除草:为节省劳力可合理施用除草剂,但要根据水稻不同移栽方式选用专用除草剂,切不可错用。 ③ 看苗追肥,促进生长均衡:旱地育的秧分蘖力强,应防止分蘖过盛,一般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分蘖期不宜再施追肥。若田底瘦,基肥少,秧苗长的不壮,应早施少施速效肥料,氮、磷、钾、锌配合。不可多施、迟施,不可偏氮肥。 ⑵幼穗分化期的管理: ① 合理施用穗肥:在播后 60 天左右,应适量施一次穗肥,穗肥要氮、磷、钾配合﹙一亩总用量不超过 10 市斤﹚。若脚叶大量落黄还要喷施少量硫酸锌﹙三两兑水 100 斤喷一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