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的氮循环 在养殖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包括氮、碳、磷、硫 4种主要物质,而后 3者形成的产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对鱼类的影响程度不是很大,当氮以分子氨态或亚硝酸盐氮态存在时,却会对水生动物产生很强的神经性毒害。当前以强饲为特征的集约养殖方式加大了水体有机氮物质分解转化的负荷,微生物分解环节严重受阻,从而成为水体系统循环过程的制约瓶颈与顽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甚至污染,引发出诸多病害、药残、食品隐患等问题。水体系统的氨氮循环及污染治理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环境问题和研究热点。 1 养殖水体内氨氮循环与脱氮过程 1.1 水体氮素的来源构成 集约养殖水体氮素的来源主体为饵料残剩物和粪便排泄物的分解,其次为老化池塘底泥沉积物氨化分解,再次为施肥积累。养殖生产包括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然而传统的养殖方式片面追求产量经济效益,强化水体系统外的能量物质的投入。过量的投饵,形成大量有机代谢废物的沉积,致使水体系统的分解环节受抑制,造成硝化反应难以通畅完全进行,自净能力减弱,产生多种有机酸及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中间有毒有害产物同时,这些中间有毒产物也可再由含氮化合物通过反硝化细菌还原而返复积累。 自然状态下水体氮素的来源:①一些固氮藻类及固氮细菌能把大气层中的氮气转变为有效氮;②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最终代谢产物主要为氨态氮(NH3),其次为尿素和尿酸;③藻类细胞自溶与有机碎屑沉积物的矿化作用,使以颗粒状结合着的有机氮以 NH3-N的形式释放到 水 体 中 ; ④ 地 面 泾 流 及 域 外 污 水 串 用 带 来 的 氮 的 污 染 问 题 也 愈 加 突 出 , 等 等 。 对 自 然 状 态的 氮 素 来 源 构 成 及 转 化 过 程 应 清 楚 把 握 和 准 确 运 用 , 才 能 不 悖 其 水 体 物 质 转 化 循 环 规 律 , 达到 健 康 高 效 生 态 养 殖 的 目 的 。 1.2 养 殖 水 体 生 态 系 统 的 生 物 组 成 消 费 者 、 分 解 者 、 生 产 者 是 养 殖 水 体 生 态 系 统 的 生 物 组 成 部 分 。 其 特 点 是 : ① 消 费 者 :鱼 虾 类 养 殖 动 物 为 整 个 生 态 系 统 的 核 心 , 数 量 多 、 投 饵 量 大 , 产 生 大 量 的 排 泄 物 和 残 饵 ; ②分 解 者 : 微 生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