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文 学 史 纲 要 第 一 篇 自 文 字 至 文 章 在 昔 原 始 之 民 , 其 居 群 中 , 盖 惟 以 姿 态 声 音 , 自 达 其 情 意 而 已 。 声 音 繁 变 , 濅 成 言 辞 ,言 辞 谐 美 , 乃 兆 歌 咏 。 时 属 草 昧 , 庶 民 朴 淳 , 心 志 郁 于 内 , 则 任 情 而 歌 呼 , 天 地 变 于 外 ,则 祗 畏 以 颂 祝 , 踊 跃 吟 叹 , 时 越 侪 辈 , 为 众 所 赏 , 默 识 不 忘 , 口 耳 相 传 , 或 逮 后 世 。 复 有巫 觋 , 职 在 通 神 , 盛 为 歌 舞 , 以 祈 灵 贶 , 而 赞 颂 之 在 人 群 , 其 用 乃 愈 益 广 大 。 试 察 今 之 蛮民 , 虽 状 极 狉 獉 , 未 有 衣 服 宫 室 文 字 , 而 颂 神 抒 情 之 什 , 降 灵 召 鬼 之 人 , 大 抵 有 焉 。 吕 不韦 云 ,“昔 葛 天 氏 之 乐 , 三 人 操 牛 尾 , 投 足 以 歌 八 阕 。”〔 1〕(《 吕 氏 春 秋 》《 仲 夏 纪 》《 古 乐 》)郑 玄 则 谓 “诗 之 兴 也 , 谅 不 于 上 皇 之 世 。”(《 诗 谱 序 》) 〔 2〕 虽 荒 古 无 文 , 并 难 征 信 , 而 证以 今 日 之 野 人 , 揆 之 人 间 之 心 理 , 固 当 以 吕 氏 所 言 , 为 较 近 于 事 理 者 矣 。 然 而 言 者 , 犹 风 波 也 , 激 荡 既 已 , 余 踪 杳 然 , 独 恃 口 耳 之 传 , 殊 不 足 以 行 远 或 垂 后 。诗 人 感 物 , 发 为 歌 吟 , 吟 已 感 漓 , 其 事 随 讫 。 倘 将 记 言 行 , 存 事 功 , 则 专 凭 言 语 , 大 惧 遗忘 , 故 古 者 尝 结 绳 而 治 , 而 后 之 圣 人 易 之 以 书 契 。 结 绳 之 法 , 今 不 能 知 ; 书 契 者 , 相 传 “古者 庖 牺 氏 之 王 天 下 也 , 仰 则 观 象 于 天 , 俯 则 观 法 于 地 , 观 鸟 兽 之 文 与 地 之 宜 , 近 取 诸 身 ,远 取 诸 物 , 于 是 始 作 八 卦 。”(《 易 》《 下 系 辞 》) “神 农 氏 复 重 之 为 六 十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