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_第1页
1/11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_第2页
2/11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_第3页
3/11
• 第六章 池塘养鱼 第一节 清 塘 成鱼池的清整,可改善环境条件,保持和提高池塘生产力。连续多年进行精养的池塘,淤泥逐年沉积,鱼池变浅,水体缩小,因此清除过多的淤泥(为保持池塘肥力,淤泥可留20cm ),是改善鱼池生产条件的首要问题,对曾发生较严重鱼病的鱼池,应进行药物彻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 125-150 千克或 20PPM(20 克/m 3)漂白粉带水清塘;每亩用生石灰50-75 公斤或 5-10 公斤漂白粉干塘(水深 5-10 厘米)清塘。 第二节 放养鱼种 鱼种是成鱼生产的物质基础,对放养鱼种总的要求是:种类齐,规格全,数量足,体健壮。 一、合理搭配混养 混养的优点: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 利作用;可培育鱼种提高鱼产量;产量高成本低。 我国几种主要养殖鱼类,从它的栖息习性看,可以分为上层鱼(鲢鳙)、中下层鱼(草鳊等)、底层鱼(青鲫鲤等)三种。从食性看,鲢、鳙吃浮游生物;草鱼和团头鲂主要吃草类;青鱼和鲤鱼吃螺蚬;鲫吃小型底栖生物和有机碎屑;罗非鱼吃腐殖质、丝状藻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有机碎屑。因此,将鱼类实行合理搭配混养,可以因地制宜多种途径地扩大饵肥源,可以充分利用养殖鱼类的分层习性和它们之间在饵料连锁关系及物质循环上的互利作用;不同年龄规格鱼的混养,则有利于实行轮捕和为下年准备大规格鱼种。这些都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池塘增产潜力,提高放养密度,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1、混养类型: ⑴以草鱼、鲢鱼为主的混养类型,是我国最普通的一种混养类型。其特点是养殖的鱼类绝大多数是草食性鱼类,能充分利用来源广的青饲料和肥料,生产成本低,而产量和效益却相当可观; ⑵以鲢、鳙鱼为主的混养类型,是鲢、鳙鱼为主体鱼,适当混养草、罗非鱼等鱼类,以施肥为主,同时投喂草料; ⑶以鲢、鳙、罗非鱼为主的混养类型,进行鲢、鳙、罗非鱼交叉饲养;上半年抓好鲢、鳙鱼的饲养,到6-8 月达到商品鱼,轮捕上市,下半年抓好罗非鱼的饲养; ⑷以草鱼和团头鲂为主的混养类型,基本与以草、鲢鱼为主的混养类型相似。养殖成本低、产量高、收益大; ⑸以草、青鱼为主的混养类型,是江浙一带的养殖类型; ⑹以鲤鱼为主。 2、混养比例: ⑴"吃食鱼"与"肥水鱼"比例:一般 1 千克"吃食鱼"可带大0.5-1 千克"肥水鱼"; ⑵鲢、鳙比例:一般放养比例控制在3-5:1 或 1:3-5 范围; ⑶青、草鱼与鲤、鲫、团头鲂的比例:一般每放养 1 千克青鱼可搭 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池塘养鱼技术要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