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秋季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 两种电荷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的: 1.理解摩擦起电及产生的原因;理解电荷的种类及其互相作用;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2.掌握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措施3.理解原子的构造,懂得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实例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结合书本课前完毕摩擦起电试验,并回答:(1)什么叫摩擦起电现象?生活中有哪些摩擦起电的例子。(2)带电体有什么性质?2.自然界中有哪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什么电?什么叫电荷量?单位是什么?3.观测图 15.1-1,猜想电荷间的互相作用规律?.4.观测图 15.1-2 验电器,回答:(1)构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原子及其构造”回答:(1)物质的构成怎样?(2)原子的构成有哪些?原子对外为何不显电性?(3)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任何两个物体都可以摩擦起电?6.按照图 15.1-4 和图 15.1-5 的规定探究,并阅读教材回答(1) 什么叫导体?什么叫绝缘体?各举两例。(2)在金属中可以导电的是什么?溶液中导电的是什么?二、合作探究1.(1) 假如一种带电体吸引一种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2)假如一种带电体排斥一种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3) 怎样判断一带电物体与否带电?带何种电?你有几种措施?2.有 A、B、C、D 四个带电体,若 A 排斥 B,A 吸引 C,C 排斥 D,已知 D 带正电。那么 A、B、C 物体各带什么电?教学思绪学生纠错教学思绪学生纠错3.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措施也可以使物体带电。与毛皮摩擦过的橡皮胶棒靠近轻小物体时 ,有时会看到轻小物体先被吸引后又被迅速弹开,这是为何”?4、检查物体与否带电有几种措施?试举例。5.用摩擦起电的措施可以是拿在手中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电,却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为何?三、达标检测1.人们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_______电荷, ____________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_,把一带电体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一带电体所带的是____电荷。 2.下列属于导体的是( ) A 汽油和盐水 B 纯净的水和塑料 C 人体和氯化钠 D 铁针和铅笔芯 3、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 A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