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1.(·天津文综·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2.(·江苏单科·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 1678 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慨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重视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3.(·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种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长( )A.增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克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4.(·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表 1 展现的变化反应了( )表 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A.理学的影响力不停扩大 B.经济发展增进文化昌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5.(·天津文综·2)《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重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善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6.(·重庆文综·2)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终一种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所有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派7.(·江苏单科·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 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 65 件,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阐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8.(·广东文综卷·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也许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迹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