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 傷寒論筆記第一周 1-1 傷寒論序 張仲景生平 內經+湯液經法 卷三 傷寒例 【3.11 】 又土地溫涼,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飧居亦異。是故黃帝興四方之問,歧伯舉四治之能,以訓後賢,開其未晤。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3.12 】 凡傷於寒,傳經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多死。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1-5 感冒 傷寒論基本輪廓概述。六經傳病。 足太陽膀胱經也可涉及感冒之外的其他方面 例如:如果足太陽膀胱經有問題,可能會出現相關症狀: ->足太陽膀胱經在脊椎左右各兩條,和脊椎是否正有關,也可用治足太陽膀胱經的藥去治療這類病症。 ->腎臟機能:排尿功能,蛋白尿,腎衰竭也和膀胱經有關。 如果把六經病精通的話,很多奇怪的疾病療法能想得到。形而上的思考講義:P2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背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于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也。 (脈尺寸俱長)如果沒有逼出去,則入手陽明大腸腑,大便乾,排不出。此時以承氣湯,大黃芒硝通大便的同時,把病邪從腸道內側拔除。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 于藏者,故可汗而已。 小柴胡湯—>清淋巴 足少陽膽經走體側,貼著淋巴系統。淋巴可歸入廣義的三焦。膽經受邪代表抗邪系統進入淋巴系統。淋巴涉及水代謝,會口苦、頭暈 往來寒熱,熱多寒少。少陽經盤旋在頭側。中間夾腦部下丘,控制體溫的機制。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於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脾代表人的消化能力,傳到脾經就沒有消化能力了-上吐下瀉。 ———— 太陰經水瀉 水瀉理中湯 —— 下利清谷腎陽不足。理中湯+附子 , 四逆湯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足少陰腎、手少陰心。心是靈魂的中樞。心腎受邪①人會變遲鈍。 ② 扁桃體痛。 ③ 非常想睡,很萎靡。 ④ 心陰不足:煩躁,無法入睡。---朱鳥湯 ⑤ 其他可能的併發症,許多病會死在少陰。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厥陰,肝經,風木之氣,風木是陰陽、水火在混合時產生的流動。人的陰和陽靠厥陰區黏合在一起。厥陰受損,陰和陽會脫開。當歸四逆湯時氣血相和治手指尖端發冷發白(雷諾氏症) ——厥陰的區塊:肉體的肝和心,及其之間的橫膈膜筋(涉及消渴、心臟病、高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