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人教版选修一专题 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 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专题 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板块下的第三节。前两节分别是《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以及《腐乳的制作》。学生在经历了前两节的发酵产品的制作,对发酵产品的制作工艺有了初步的体会和经验,但还没有上升到规律性的层次,因此可以通过本节课的第一个内容——制作泡菜,让学生利用以往的经验,逐步得出“发酵工艺的基本原理”这一课标要求的内容。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时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在此之前接触过几次物质鉴定,包括如何鉴定果酒中含有酒精,都属于一类定性实验,而对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则是更为准确的定量实验。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后,可以很好的进行知识迁移,将以前的各种显色反应都与定量分析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另外,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学习了与亚硝酸盐有关的知识后,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理性的判断社会上的舆论。学生也可以真的带一些隔夜饭菜、食堂饭菜等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二、学情分析制作泡菜的过程非常简单,原理也比较容易理解,鉴于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乐于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可以采用系列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每一个过程的意义。亚硝酸盐虽然经常在舆论中听到,但并未建立起对于该物质明确的概念,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具备理性思维,包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及理性的判断,特别是要通过实验结果来说明问题。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泡菜的制作原理;(2)了解发酵食品制作的基本原理;(3)理解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基本思想;2.能力目标:(1)掌握制作泡菜的基本方法2/6(2)用比色法及分光光度计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建立起与泡菜相关的食品安全意识(2)理性对待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建立起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发酵工艺的基本原理(2)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2•教学难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课题学习的内容和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在教学中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果泡菜的制作流程,并且通过和同学的合作完成相关的实验设计。有关实验原理的教学可以联系必修中微生物的相关内容,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对于实验流程的设计则可以通过讨论完成。泡菜制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