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庆:宜人之城的化交响【资深秘书】

安庆:宜人之城的化交响【资深秘书】_第1页
1/6
安庆:宜人之城的化交响【资深秘书】_第2页
2/6
安庆:宜人之城的化交响【资深秘书】_第3页
3/6
安庆:宜人之城的文化交响“长江万里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这是明末清初诗人钱澄之吟咏安庆的诗句。东晋郭璞游历至安庆时,指称“此地宜城”,安庆由此别称“宜城”。安庆地处长江中下游交汇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东周时期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安徽的“安”也取自“安庆”。安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留下了孙家城、薛家岗等文化遗址。千百年来,古皖文化、长江文化、禅宗文化、桐城派文化、黄梅戏文化和红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535 处、“非遗”361 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 处、国家级“非遗”8 项。古老厚重的文化遗产,正在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一条小巷读懂谦和礼让“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首“让墙诗”的作者便是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兼礼部尚书张英。据史料记载,张英桐城老家住宅旁有一小块空地,与吴家相邻,吴家建房时欲占用,两家人争执不下,张家人写信告诉了张英,张英看完家书,便提笔批诗一首。张家人收信后心生愧意,让出三尺,吴家人心怀感动,也退让了三尺,遂形成一条“六尺巷”。2024 年 10 月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桐城六尺巷考察,了解六尺巷历史及其传承,察看“桐城派”相关文物资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六尺巷故事闪耀的智慧光芒,穿越时空,历久弥新。近年来,桐城市已在基层单位设立“六尺巷调解室”300 余处,将六尺巷蕴含的“礼让”精神运用到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形成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六尺巷也是安庆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安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活跃在全市城乡近 4000 支志愿服务队伍留下无数个温暖瞬间,4400 多位“好人”的故事汇聚成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潜山野寨中学广大学子把从军报国作为人生追求,2023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给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 20 名同学回信,予以亲切勉励。安庆民间历来崇文重教、文风昌盛,“富不丢猪,穷不丢书”。基础教育质量享誉全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 110 万安庆子弟通过高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从这里走出的“两院”院累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庆:宜人之城的化交响【资深秘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