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与湖泊淤泥的最佳资源化利用途径 河流、湖泊是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 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关系密切。湖泊不仅具有调蓄洪涝、引水灌溉、饮用水源地、交通运输、发电、水产养殖和景观旅游的功能, 还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我国湖泊在自然和人为活动双重胁迫的共同作用下, 其功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湖泊大面积的萎缩乃至消失, 贮水量相应骤减, 湖泊水质不断恶化, 湖泊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给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主要表现在: (1) 湖泊萎缩与干涸, 水面积锐减 以处于新疆北部的艾比湖为例:在 20 世纪 40 年代, 湖面面积为 1200km2 , 贮水量30.0×108m3。到1950 年, 湖泊面积尚有 1070km2 ,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面积急剧缩小到500km2 , 贮水量也相应减少到7.0×108m3。 (2) 污染严重, 湖泊富营养化加剧 2004 年七大水系的 412 个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8%、30.3%和 27.9%,七大水系总体水质与去年基本持平,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水质差。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七大水系的 121 个省界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36.3%、33.9%和 29.8%。污染较重的为海河和淮河水系的省界断面。 我国 131 个主要湖泊和 39 个大中型水库湖库的富营养化状况十分严重,131 个主要湖泊中,已达富营养程度的湖泊有 67 个,占调查湖泊总数的 51.3%;已达富营养程度的水库有12 座,占调查水库总数的 30%(见表 1)。 表 1 中国主要湖泊和水库营养状况分类结果统计 指标 贫营养 中营养 富营养 湖泊数量(个) 9 55 67 占调查湖泊数(%) 6.90 41.90 51.20 湖泊面积(km2) 5477.80 16525.70 11029.90 占湖泊的总面积(%) 16.60 50.0 33.4 水库数量(个) 10 17 12 占调查水库数(%) 25.60 43.60 30.80 水库容积(×105m3) 37.36 546.10 73.94 占设置库容(%) 5.70 83.10 11.20 根据全国水环境监测网 2000 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和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全国九大流域片的700 多条河流的11.4 万 km 河长中,Ⅰ类水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