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努力营造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 积极推进泉州中心市区小学的均衡发展 —关于泉州中心市区小学办学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泉州市教育局 积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促进泉州中心市区(指鲤城、丰泽区区域,下同)义务教育阶段初等教育(小学教育)事业的均衡和谐发展,泉州市教育局于今年 10—12月,协调组织鲤城、丰泽两区教育局,对泉州中心市区小学的办学基本情况进行调研,现把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心市区小学办学基本现状 目前,泉州中心市区的鲤城区、丰泽区共辖 16个街道办事处,区域面积 180.24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 75万人,其中流动人口约 33万人。市区现设臵 76所完全小学,其中鲤城区地面小学 36所(含 3所市直小学),丰泽区地面小学30所(含 1所市直小学),两区共设臵 9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46246人,其中非本区户籍学生 22386人,约占学生总数的 48.41%,专任教师 2413人。 几年来,泉州市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等教育事业在市委、 2 市政府和两区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及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两区于1996年实现了教育“两基”达标目标,鲤城、丰泽于2003、2005年分别通过了“双高普九”验收,并将先后建成“教育强区”(鲤城区政府已于2006年在全省率先通过省政府对县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督导评估,丰泽区政府将在 2007年接受省政府的教育督导评估),区域内小学的办学条件不断完善,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心市区小学的办学条件水平距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尚有不小的差距,教育机会和教育环境还存在不公平现象,学校与学校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办学整体水平还存在不平衡发展的现状,学校办学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二、中心市区小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和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中心市区小学由于受地理位臵、客观条件、历史因素、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员素质、教育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办学过程中主要还存在着如下困难和问题: (一)中心市区局部区域的学校布局和规模设置与城市的快速发展不相同步协调,“就近入学”的法定要求尚未得到充分的满足和体现。 1、局部区域学校规划设臵滞后于城市的发展。目前,中心市区小学的整体布局规划基本合理,基本能满足市区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