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细胞膜动力学和跨膜信号转导 1.哪些因素影响可通透细胞膜两侧溶质的流动? 脂溶性越高,扩散通量越大。 ①单纯扩散:膜两侧物质的浓度梯度和物质的脂溶性。浓度梯度越大蛋白的数量。 ②易化扩散:膜两侧的浓度梯度或电势差。 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载体的数量,载体越多,运输量越大;竞争性抑制物质,抑制物质越少,运输量越大。 ③原发性主动转运:能量的供应,离子泵的多少。 ④继发性主动转运:离子浓度的梯度,转运 ⑤胞膜窖胞吮和受体介导式胞吞:受体的数量,ATP 的供应。 ⑥胞吐:钙浓度的变化。 2.离子跨膜扩散有哪些主要方式? ①易化扩散:有高浓度或高电势一侧向低浓度或低电势一侧转运,不需要能量,需要通道蛋白介导。如:钾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等。 ②原发性主动转运:由低浓度或低电势一侧向高浓度或高电势一侧转运,需要能量的供应,需要转运蛋白的介导。如:钠钾泵。 ③继发性主动转运:离子顺浓度梯度形成的能量供其他物质的跨膜转运。需要转运蛋白参与。 3.阐述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特点。 ①易化扩散: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过程中需要转运蛋白的介导,通过蛋白的构象或 构型改变,实现物质的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转运过程。 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特异性、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 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速度快。 ②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由转运蛋白介导,需要消耗能量。 原发性主动转运:由ATP 直接提供能量,通过蛋白质的构象或构型改变实现物质的转运。如:NA-K 泵。 继发性主动转运:由离子顺浓度或电位梯度产生的能量供其他物质逆浓度的转运,间接地消耗ATP。如:NA-葡萄糖。 4.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 前者直接使用ATP 的能量,后者间接使用ATP。 ①原发性主动转运:NA-K 泵。 过程:NA-K 泵与一个 ATP 结合后,暴露出 NA-K 泵上细胞膜内侧的3 个钠离子高亲结合 位点;NA-K 泵水解 ATP,留下具有高能键的磷酸基团,将水解后的ADP游离到细胞内液;高能磷酸键释放的能量,改变了载体蛋白的构型。载体向细胞外侧开放,同时降低了与钠离子的亲和性,钠离子被释放到细胞外液;伴随着钠离子外运,磷酸基团从载体解脱进入细胞内液,同时提供了载体对钾离子的亲和性,并暴露出 2 个钾离子的结合位点;1 个新的ATP 分子与NA-K 泵结合,载体构型改变向细胞内侧开放,同时释放出钾离子,又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