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_第1页
1/3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_第2页
2/3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_第3页
3/34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3.1 一般规定 3.2 到货保管和验收 3.3 施工准备和配合 4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的安装 4.1 一般规定 4.2 温度 4.3 压力 4.4 流量 4.5 物位 4.6 分析 4.7 机械量 4.8 称重 4.9 其他 5 就地检测和控制仪表的安装 5.1 一般规定 5.2 压力和差压指示仪表及变送器 5.3 开关量仪表 5.4 分析仪表 5.5 执行器 5.6 气动基地式仪表 6 控制盘(台、箱、柜)的安装 6.1 控制盘安装 6.2 盘上仪表及设备安装 7 电线和电缆的敷设及接线 7.1 一般规定 7.2 电线管(槽)及电线的敷设 7.3 电缆敷设及固定 7.4 接线 8 管路的敷设和连接 8.1 一般规定 8.2 导管弯制和连接 8.3 导管固定 9 防护与接地 9.1 防爆和防火 9.2 防冻 9.3 防腐 9.4 接地 10 热工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调试和验收 10.1 一般要求 10.2 仪表和报警装置的调试 10.3 仪表管路和线路的调试 10.4 施工安装验收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管路及阀门严密性试验标准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垫片材质选用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孔板、喷嘴和文丘里喷嘴所要求的最短直管段长度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计算机信号的分类及电缆选型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之间的最小距离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仪表管材及管径的选择 附录G(规范性附录) 常用隔离液物理化学性质 条文说明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司《关于下达1996 年制订、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第一批)》([1996]40 号文)的通知安排编制的。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单位对SDJ 279—199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进行修改和补充,经审查修订大纲,将标准的名称改为《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自动化篇)》;修订后的标准保留了原标准中经长期实践行之有效的条款;由于新型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以及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出现,本标准补充增加的新条款也较多;本标准第10 章所包括的调试和验收仅涉及施工安装方面应做的工作,整个系统的调试和验收另有标准规定,本标准中不再列入,以免重复。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 SDJ279—1990。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 都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