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电器作业答案 第一章 电器的发热与电动力 1.热传导现象的实质是通过具有一定内部能量的物质基本质点间的直接相互作用,使能量从一个质点传递到另一相邻质点。热传导的方向是由较热部分传播;或由发热体向与它接触的物体传播。对流是通过流体(液体与气体)的运动而传递热量。热辐射是发热体的热量以电磁波形式传播能量的过程。 2.电器发热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电流通过导体的电阻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另一方面是由于铁磁体在交变磁通作用下产生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而引起的发热。 3.电器温升是指电器温度升高后,其本身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所谓最高极限温度就是保证电器的机械强度、导电、导磁性以及介质的绝缘性不受危害的极限温度;从最高极限温度减去最高环境温度即为允许温升值。 4.电器的热稳定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承受短路电流的热作用而不发生热损坏的能力。 5.电器的电动稳定性就是指当大电流通过电器时,在其产生的电动力作用下,电器有关部件不产生损坏或永久变形的性能。也可以说电器有关部分在电动力作用下不产生损坏或永久变形所能通过的最大电流的能力。 第二章 电弧及灭弧装置 1.当在大气中开断或闭合电压超过10V 、电流超过0.5A 的电路时,在触头间隙(或称弧隙)中会产生一团温度极高、亮度极强并能导电的气体,称为电弧。 2.电弧产生的过程中主要的物理现象有:碰撞游离、热游离、热发射、强电场发射。 3.交流电弧与直流电弧不同,交流电流的瞬时值随时间变化,每周期内有两次过零点。电流经过零点时,弧隙的输入能量等于零,电弧温度下降,电弧自然熄灭。而后随着电压和电流的变化,电弧重新燃烧。因此,交流电弧的燃烧,实际上就是电弧的点燃、熄灭周而复始的过程。 4.交流电弧过零熄灭后,在孤隙间存在着介质强度恢复过程和弧隙电压恢复过程。 5.常用的灭弧装置有:磁吹灭弧装置、灭弧罩、油冷灭弧装置、气吹灭弧装置、横向金属栅片灭弧、真空灭弧装置。 6.灭弧罩的作用是让电弧与固体介质相接触,降低电弧温度,从而加速电弧熄灭。 第三章 触头 1. 为了保证电器可靠工作,对触头有如下要求:工作可靠;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长期通过额定电流时,温升不超过规定值;通过短路电流时,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和电动稳定性;有足够抵抗外界腐蚀(如氧化、化学气体腐蚀)的能力;寿命长。 2. 触头的参数主要有触头的结构尺寸、开距、超程、研距、触头初压力和终压力等。 3. 触头处于断开位置时,动静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