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必要性 1.1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的背景 政策背景: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已列入各主要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作为全球金融危机过后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共同的战略选择。世界汽车产业进入了全面的交通能源转型时期,电动汽车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对于纯电动汽车的研究,我国在政策上给予了必要的重视,同时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十五”期间,电动汽车就列入国家“863”计划科技重大专项。2009年元月,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启动“十城千辆”计划,主要内容是: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涉及这些大中城市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 领 域 ,力 争 使 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 规 模 到 2012年占 到 汽车市场 份 额 的10% 。2009年3月国务院办 公厅 发布 的《 汽车产业调 整 和振 兴 规 划》 中,提出到 2011年我国要形 成50万 辆纯电动、充电式 混 合 动力 和普 通型混 合 动力 等 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 量 占 乘 用车销 售 总 量 的5% 左右;至 201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保 有 量 有 望 达 到 266万 辆,全年将 新增电力 需 求 在212亿 kWh。截 至 目 前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 了两批 《 节 能与 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 应 用工程 推荐 车型目 录 》,涉及24种 车型。 社会背景:我国正处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重要时期,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居民积蓄不断增多,外出旅游、商务活动等日益活跃,私家车需求数量急剧增加,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也不断刷新纪录。在此背景下,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广阔的市场和便利的条件。 生态背景:近年来,党和国家日益重视科学发展,原来以破坏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日渐被科学发展观所取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国家一项发展战略。 科技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成熟,制约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已经被攻破,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日臻成熟: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研发取得一定的突破,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成功应用于实际。新能源电动汽车产 业 是 以电动车的生产 、运 行 为核 心 的高技术产 业 群 ,这 样 的一个 产 业 群 包 括 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