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 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2 . 公民社会,是指介于国家和家庭或个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相互作用的领域及与之相关的价值或原则。 3 . 非政府性,也可称为民间性,是指非营利组织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组织的决策和行为不受政府机构的控制,即体制上独立于政府,既不是政府的一部分,又不受制于政府。 4 . 志愿性,即人们参加非营利组织都是自愿的,甚至有一些人参加非营利组织的活动是不求回报的。 5 . 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力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关心的问题进行评判。 6 . 私人领域,既可以指私人自主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活动的领域,其中市场机制和私人产权构成这种私人领域的两大要素,也可以指个人领域构成个人自我发展的和道德选择的领域,个人在这一领域应享有充分的隐私权。 7 .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 8 . 归口登记,是指非营利组织统一由民政部门和地方、县以上各级民政部门登记。 9 . 非竞争性原则,是指为了避免非营利组织之间开展竞争,禁止在同一行政区域内设立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非营利组织。 1 0 . 战略管理使用战略手段对组织的活动和发展实行总体性管理,是组织指定和实施战略一系列管理决策与行动。 1 1 . 二级预算单位,是指向主管预算单位或者上级预算单位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并负责核定所属单位预算,向所属单位转拨预算资金的预算单位。 1 2 . 绩效考评,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 1 3 . 人事相宜原则,是指在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者要围绕着组织目标,寻找恰当的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组合方式,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等手段,将具有不同能力个体以适宜的形式整合在一起,使组织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1 4 . 平衡记分卡,是把战略放在了组织管理过程的核心地位,以一种深刻而一致的方法描述了战略在非营利组织各个层面的具体体现,从而具有独特的贡献和意义。 1 5 . 项目管理,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预算等现有资源的条件下,将各种知识、技能、手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