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基础形态实验 年级 2007 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授课学时 4 授课类型 实验课 授课方式 多媒体 授课教师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细胞和组织适应的形态学变化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变化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的成分及形态特点。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变性、坏死的类型、形态变化及后果。 2.掌握肉芽组织的组分及形态结构变化。 3.熟悉细胞、组织适应性反应的常见类型和形态特点。 内 容 提 要 与时间安排,教学 方 法 ( 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实验一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一、大体标本(30 分钟) 肾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肝细胞水肿(病毒性肝炎)、肾细胞水肿(肾小球肾炎)、肝脂肪变性、凝固性坏死(肾贫血性梗死)、液化性坏死(流行性乙型脑炎)、干酪样坏死(肺结核) 二、镜下图片(125 分钟)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等 三、病理切片 1.肝细胞水肿(病毒性肝炎) 2.肉芽组织 3.睥细动脉玻璃样变性(缓进型高血压) 小结、布置作业。( 5 分钟)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①肝细胞水肿(病毒性肝炎)的镜下病理变化;②肉芽组织的成分及形态特点。 难点:化生(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的形态学特点。 与正常组织学图片对比、示教、辅导。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病理学实验指导------院内实验教材 2.李玉林.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复习思考题 1.肝细胞水肿的镜下病理变化。 2.肉芽组织的成分及形态特点。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基础形态实验 年级 2007 级 专业、层次 中医本科 授课学时 4 授课类型 实验课 授课方式 多媒体 授课教师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充血和淤血:肺淤血、肝淤血。血栓形成:血栓的形态 梗死: 病变及类型 第四章 炎症 急性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慢性肉芽肿性炎的病理变化特点。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肝、肺淤血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2.掌握混合血栓的形态学特征。 3.掌握梗死的组织学特征。 4.掌握急、慢性炎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5.掌握急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征。 内 容 提 要 与时间安排,教学 方 法 ( 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实验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炎 症 一、大体标本及镜下图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