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适 应 细胞和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 1、生理性萎缩:人体许多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地发生生理性萎缩。 2、病理性萎缩: (1)营养不良性萎缩:可分为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和全身性营养不良萎缩,后者如:饥饿和恶性肿瘤的恶病质。 (2)压迫性萎缩:如:肾盂积水引起的肾萎缩。 (3)废用性萎缩:即长期工作负荷减少所引起的萎缩。 (4)神经性萎缩:如:神经损伤所致的肌肉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如:垂体肿瘤所引起的肾上腺萎缩。 二、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 1、代偿性肥大:细胞肥大多具有功能代偿的意义。 2、内分泌性肥大:由激素引发的肥大称为内分泌性肥大。 三、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的增多,可导致组织器官的增大。 1、生理性增生:生理条件下发生的增生。 2、病理性增生:在病理条件下发生的增生。 四、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1、上皮性:胃腺上皮→肠上皮化生 柱状上皮(气管、宫颈、胆囊)→鳞状上皮化生 2、间叶性:纤维结缔组织→骨、软骨 骨骼肌→骨 第二节 细胞、组织的损伤 一、原因和发生机制 二、形态学变化 (一)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浆内或间质中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增多。 1、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细胞内水分的增多。 肉眼:器官体积肿大,颜色苍白。 镜下:依病变轻重,分别呈颗粒变性,疏松样变,气球样变。 2、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细胞内甘油三脂的蓄积。 (1)好发部位:肝细胞、心肌纤维、肾小管上皮。 (2)病理变化:肝脂肪变性(严重时为脂肪肝) 心肌脂肪变性→虎斑心 3、玻璃样变(hyaline change):又称透明变性。 (1)细胞内玻璃样变:浆细胞中的 Russell 小体、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内 Mallory小体、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玻璃样小滴。 (2)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胶原纤维增宽融合,呈均质红染。 (3)细动脉玻璃样变:管壁增厚,有红染蛋白性物质沉积,管腔狭窄。 4、淀粉样变:组织间质中有淀粉样物质沉积。 5、粘液样变性:组织间质中类粘液物质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