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_第1页
1/32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_第2页
2/32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_第3页
3/32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多选题 A 型题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 A.独立疾病 D.体征 B.临床症候群 E.症状 C.病理过程 [答案] C [题解]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而引起的一种以凝血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2.DIC 时血液凝固功能异常表现为 A.血液凝固性增高 D.血液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 B.血液凝固性降低 E.血液凝固性增高和降低同时发生 C.血液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 [答案] C [题解] 在 DIC 发病中,早期凝血过程被激活,血液处于高凝阶段,形成大量微血栓。随着凝血过程的激活,凝血物质不断被消耗,同时继发性纤溶活性不断地增强,故在 DIC 晚期时血液又转为低凝状态,临床发生多器官明显出血。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特征是 A.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激活 D.纤溶亢进 B.凝血酶原的激活 E.凝血功能异常 C.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 [答案] E [题解]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特征是凝血功能异常,包括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激活和消耗,凝血酶原的激活,纤溶系统的亢进。 4.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最常见的疾病是 A.败血症 D.胰腺癌 B.宫内死胎 E.器官移植 C.大面积烧伤 [答案] A [题解] 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常见病有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妇产科疾病、创伤及手术。其中感染性疾病居首位,约占所有原发病的1/3。 5. 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触发是由于组织细胞损伤释放出的组织因子与下列哪一凝血因子结合而开始的? A. 凝血因子Ⅹ D. 凝血因子Ⅷ B. 凝血因子Ⅸ E. 凝血因子Ⅶ C. 凝血因子Ⅺ [答案] E [题解] 外源性凝血系统是由于损伤组织细胞释放出组织因子并与凝血因子Ⅶ结合而开始的。 6.组织因子是一种由263 个氨基酸构成的 A.钙调蛋白 D.纤维蛋白 B.脂蛋白 E.粘附蛋白 C.跨膜糖蛋白 [答案] C [题解] 组织因子是一种由263 个氨基酸构成的跨膜糖蛋白。 7.激活的凝血因子 Ⅶa 与组织因子(TF)复合物可激活 A.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Ⅹ D.凝血因子Ⅺ和凝血因子Ⅻ B.凝血因子Ⅹ和凝血因子Ⅺ E.凝血因子Ⅸ和凝血因子Ⅺ C.凝血因子Ⅲ和凝血因子Ⅷ [答案] B [题解] Ⅶa-TF 复合物既可激活Ⅹ因子(传统通路),也可激活Ⅺ因子(选择通路),从而启动凝血反应。 8.内皮细胞受损,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是通过活化 A.凝血酶原 D...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