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遭遇肠梗阻,可选9 大治疗方案 恶性肠梗阻(Malignant Bow el Obstruction,简称MBO)是指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是胃肠道肿瘤和盆腔肿瘤晚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不适症状多,梗阻部位多发,手术切除可能性小,预后差,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治疗非常困难。 晚期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并发肠梗阻的发生率为5%一43%,最常见并发肠梗阻的原发肿瘤为卵巢癌(5.5%--51%),结直肠癌(10%--28%)和胃癌(30%--40%)。与大肠梗阻(33%--37%)相比,小肠梗阻(50%--61%)更为常见,超过20%的患者大肠和小肠同时受累。 一、恶性肠梗阻的分类 恶性肠梗阻的病理类型包括机械性肠梗阻和功能性肠梗阻两大类。 机械性肠梗阻是MBO 中最常见的一类病理类型,是由于肿瘤侵犯肠道或腹腔肠系膜等引起肠腔狭窄所致。 功能性肠梗阻,又称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肿瘤浸润肠系膜、肠道肌肉、腹腔及肠道神经丛,导致肠运动障碍,以及由副癌综合征性神经病变(尤多见于肺癌患者)、慢性假性肠梗阻、副癌性假性肠梗阻和化疗药物神经毒所致的麻痹性肠梗阻。 二、恶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大多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常为不全性肠梗阻。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排便排气消失等。 初始症状通常为间歇出现可自发缓解的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胀,症状发作时通常仍有排便或排气。症状随病情进展而逐渐恶化为持续性梗阻。 后期,病人体温升高,腹胀更加明显,肠管扩张后肠壁增厚,渗出增加,如病情继续进展,病人腹痛可转为持续性腹痛阵发加重的肠缺血绞窄表现,甚至出现肠穿孔、感染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症状与肠梗阻部位及程度相关。 肿瘤所致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梗阻程度、病变类型、肿瘤临床分期及总体预后、之前和未来可能进行的抗肿瘤治疗及患者的健康和体力状况等。 医生须根据患者的预后、肿瘤的生物学以及最重要的方面)生活质量,权衡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推荐个体化姑息性治疗。早期手术为主要手段,但对手术治疗后可能预后不良的患者,如肿瘤腹腔内广泛播散者、一般状况差者和大量腹水者则不应常规实施手术治疗。对于无法接受手术的恶性肠梗阻(MBO)患者,目前是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个体化姑息治疗, 但治疗方式选择复杂, 临床中需量体裁衣制订个体化方案。 中医药在肠梗阻的治疗中有显著疗效, 但在 MBO 的姑息治疗中如何应用 ,如何规范地进行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