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分布及栽培发展简史百合(lily)属百合科,百合属(Lilium)。为无皮鳞茎地生型(geophyte)之抽茎型球根花卉。原生种估计有96种(species),分布于北纬 11至 64度间。亚洲、中亚及北美洲为百合最主要分布地区,其中北美洲为百合最主要分布区,其中北美洲百合种源较为封闭特殊,呈轮生叶,而种子则以地生延迟发芽者居多,故较少被应用于商业化栽培。中国西南地区为亚洲型及喇叭型百合种源歧异中心。亚洲东陲之日本为东方型原生要分布地区。而台湾则为郁香、耐热与早熟之铁炮型百合分布中心。美国复活节百合种源即与台湾生铁炮百合有所关联。百合为古老的经济作物,最初以特用栽培为主,中国已有千余年之食用与药用历史。百合在欧洲之宗教文化上亦占有重要角色,特别是圣母百合 (L.candidum)被视为宗教精神表征,并为常见之艺术主题。铁炮百合 (L.longiflorum)则在美国发展为复活节节庆之主题花卉,逐渐形成重要花卉产业。二次大战前,日本是复活节百合种球大宗生产国家,供销美国市场。19世纪多姿多彩之亚洲种百合引入欧洲后,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造成轰动,并形成研究热潮,因而奠立百合种源分类基础。二次世界大战后,乃百合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重要转折点,当时美国农部及十多所大学投入复活节百合盆栽及切花育种、球根生理、促成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研究,因而建立百合球根花卉之栽培模式。尔后北美洲百合协会及俄勒冈球根公司在育种上所获之优异成果,更带动亚洲型及东方型百合产业发展之热潮。球根王国荷兰其 Lisse球根试验场及Wagenigen育种中心,亦将百合列为五大重点研究球根花卉之一,藉其百年球根生产技术与经验,目前有 600家大小公司参与百合产业,年生产 8亿种球及3亿支切花行销国际市场。总之,归纳百合能迅速发展为世界大宗球根花卉产业之理由如下:一、具多重观赏与利用价值,适合切花及盆花、庭园及公园美化。具宗教文化象征、可供食疗及食品用途。二、品种多样化,色彩、花型及香气丰富,除传统白花铁炮型百合杂种外,另有早生、多彩,朝上花型之亚洲百合杂种,及裂瓣朝外大,花浓香之东方型百合之育成与推展。三、适合促成栽培及生育期短,亚洲型百合只需 2-3个月,铁炮百合 3-4个月,可周年计画生产,精准调控品质及切花期。四、体外繁殖育种及保健等技术之发展成熟,可快速增殖优良营养系,体外去病毒培育健康种苗,体外育种克服生殖障碍,且扩大远缘优良种质引用。五、健康种球生产体系之建立,由种植、管理、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