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流电机的基础知识/第一部分 ——直流电机的结构和控制原理 4 .1 直流电机的结构和控制原理 1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概述: 在电力拖动领域,随着变频器的出现形成交流调速技术的日渐成熟和低成本化,在不断侵蚀着直流调速的“地盘”,但直到今天,直流调速仍固守着日渐缩小的“阵地”。 直流电机具有调速性能好、调速方便平滑,调速装置简单、调范围广等特点,能承受频繁冲击负载、过载能力强(由变频器和交流电机构成的交流调速系统,还有一定差距),能实现频繁速启、制动及逆向旋转,能满足各种机械负载的特性要求。直流电机的最大缺点,是因碳刷换向器的滑动电接触方式和整体结构交流电动机更为复杂等原因造成的维护工作量较大,需定期更换碳刷等。 图 4 -1 直流电动机的实物图 直流电机的结构比交流电动机复杂得多,主要由: 1 )主磁极。由主磁极铁芯及套装在铁芯上的励磁线圈构成,作用是建立主磁场; 2 )机座。为主磁路的一部分,同时构成电机的结构框架,由厚钢板或铸钢件构成; 3 )电枢铁芯。为电枢绕组的支撑部件,也为主磁路的一部分,由硅钢片叠 2 压而成; 4)电枢绕组。直流电机的电路部分,由绝缘的圆形或矩形截面的导线绕成; 5)换向器。由许多鸽形尾的换向片排列成一个圆筒、片间用 V 形云母绝缘,两端再用两个形环夹紧而构成。用作直流发电机时,称整流子,起整流作用;用于直流电动机时,用于(逆变)换向; 6)电刷装置。由电刷、刷盒、刷杆和连线等构成,是电枢电路的引出(或引入)装置。 7)换向极。由铁芯和绕组构成,起改善换向,气隙磁场匀称等作用。 直流电机是将电源电能转变为轴上输出的机械能的电磁转换装置。由定子绕组通入直流励磁电流,产生励磁磁场,主电路引入直流电源,经碳刷(电刷)传给换向器,再经换向器将此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引入电枢绕组,产生电枢电流(电枢磁场),电枢磁场与励磁磁场合成气隙磁场,电枢绕组切割合成气隙磁场,产生电磁转矩。这是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图 4-2 直流电机的(物理)结构模型 上图为简单的两极直流电机模型,由主磁极(励磁线圈)、电枢(电枢线圈)、电刷和换向片等组成。固定部分(定子)上,装设了一对直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级 N、S,主磁级由励磁线圈的磁场产生;旋转部分(转子)上,装调电枢铁芯与电枢绕组。电枢电流由外供直流电源所产生。定子和转子之间有一气隙。电枢线圈的首、末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圆弧型的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