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矛盾观主观题典型例题 1 .(2 0 1 2 茂名一模) 材料二:近年我国的民间借贷市场迅速膨胀。专家称,一方面,民间借贷可以暂时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同时也使部分私人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获得更多收益,但另一方面高额利息重压之下,一旦企业无力还本付息,将导致大量的民间借贷资金血本无归,进而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及社会稳定。 材料三: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九条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有: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加大对小微型企业税收扶持力度等。 结合材料二、三,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谈谈你对民间借贷的作用的理解。(8 分) 参考答案: ①世 界 上 一 切 事 物 都 包 含 两 个 方 面 , 这 两 个 方 面 既 相 互 对 立 , 又 相 互 统 一 。 这 要 求 我 们坚 持 全 面 的 观 点 , 一 分 为 二 的 观 点 看 问 题 , 反 对 片 面 的 观 点 和 一 点 论 。( 4 分 ) ②对于民间借贷既要看到其有积极的作用的一面,缓解企业资金紧张,提高资金利用率;(2分) 但也要看到其如果不加以规范管理,会出现很大的风险,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及社会稳定的一面。(2分) 2 .(2 0 1 2 深圳一模 3 7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然而,近年频频爆出的关于“扶不起”(面对摔倒的路人,不肯、不敢上前搀扶等现象)种种负面新闻, 人们开始怀疑我们这个社会是否正遭遇“道德寒冬”。面对这一窘境,深圳市的做法是: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深入挖掘人们内心深处向善的因素,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率先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让那些主动去“扶”去“助”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扶得起”变成人人欲为的德行,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2 0 1 1 年 1 2 月 2 0 日,年近七旬的范伯伯晨练摔倒受伤,众路人接力救援令其热泪盈眶,感叹说“深圳不缺好心人”。 请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分析由“不扶”到“扶”的道德风尚的变化。(6 分) 参考答案: ①“扶”与“不扶”作为 矛盾双方 , 是相 互 排斥、相 互 对 立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