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管理知识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知识服务的效率和能力。人是知识管理的内生力量,图书馆员工是隐性知识的载体和知识创新的主体。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理应以人为本,全力推行人性化模式。本文围绕图书馆知识管理中人性化模式的概念、原理及管理机制等进行讨论,以祈教于同行。 1人性化模式的概念 人性化模式亦称人的个性管理,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EIU提出来的仅从“人”这个维度来管理知识的方略。在这种管理模式中,以调动人的能动性为主旨,实现高效率、高效益的知识服务的总目标。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经营战略应是知识创新产品的提供,而不是传统的知识传播。从知识创新的角度出发,图书馆更多地提供定制化产品而不是标准化的产品服务,为用户社会活动和经济行为提供策略服务和战略战术服务。由此而来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模式,应是“从人到人”的人性化模式。IkujiID Nonaka教授指出:“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终究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工具。”笔者认为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人和技术两个维度,应是以人为主,以“从人到人”的分享隐性知识为主,将知识管理视为一种社会化的交流过程,强调群体建设。通过促进、激励和引导学习,使知识有效转化、不断增殖。这种过程中心制知识管理,即本文所说的人性化模式。 人性化模式主要基于过程,通过提高人的社会化知识交流能力,使知识在分享中增殖。图书馆知识活动通常有不同层次,最简单的有个人层次和组织层次之分,前者强调个人内在知识的裂变,后者则将个人知识组织化并上升为组织智商,形成知识的聚变。图书馆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主要任务是促使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相互转化,激励员工参与不同领域间知识的分享,引导个人和集体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实现核心业务活动的突破性变革。 2 图书馆员工的知识转化 2.1 个体知识组织化和组织知识个体化 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经验,人是行为的主体。鉴于图书馆有技艺性和序列性互相依存的文献资源建设、技术例行性和集合依存的信息传播以及工程技术性和技术依存性的技术保障等项业务内容,从知识的传授与掌握的难易程度上看,作为知识型的图书馆员工其知识具有以下类别:(1)普及型知识。如:图书馆员工管理规定,学习、工作制度、考勤及处理办法等,这类技术例行与集合依存性知识既容易传播,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