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日期学生课程编号课型新课课题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1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2■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3.知道平面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 平面镜成像实验(出题频率高)2.平面镜成像作图(出题频率高)3. 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出题频率低)教学安排版块时长1知识梳理30 分钟2例题解析25 分钟3随堂检测30 分钟4课堂总结10 分钟5课后作业30 分钟疋了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的定义: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如:、、等。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当从物体上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就是该物体的像。如图所示。其中物点 S 发出的入射光线为、,则反射光线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与点,即为像点。3、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目的: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材:的蜡烛 2 支、、、等。实验步骤:按图所示在桌上铺一张白纸,纸上垂直放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玻璃板后放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 B。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B,直到从玻璃板前面不同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 B。蜡烛 B 所在的位置就是蜡烛 A 的像所在的位置。重复上述方法多做几次实验,并在纸上记下像的位置。数据处理和分析:用直线把各次实验中蜡烛 A 和它的像(蜡烛 B)的位置 A"连接起来,用刻度尺量出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如图所示。4、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是;(2)像与物;知识梳(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的连线。5、实像与虚像(1)实像:指从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线经过光具时后在空间相交所成的像,是真实存在的,既可以,又可以。(2)虚像:是从物体发出光线经过光具后,实际光线没有会聚,而变的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相交而形成的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所以只能用,不能在。【答案】1、平静的水面;平板玻璃;平滑的金属表面 2、SA;SB;AC;BD;S'3、完全相同;玻璃板;刻度尺;白纸;玻璃板;好像点燃了似的4、(1)正立的虚像(2)大小相等(3)相等;与镜面垂直5、(1)实际的光线;用眼睛观察到;显示在光屏上(2)反向延长线;眼睛看到;屏幕上显示二、平面镜成像应用1、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如潜望镜;2、利用平面镜成像增加宽敞明亮的空间效果,如视力表3、水面倒影,如猴子捞月。4、平面成像作图方法(1)反射定律法:从物点作任意两条入射光线,根据反射定律作其反射光线,两反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