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训练我的呼吁夯实基础1.常识史怀哲(1875~1965)又名可尔贝特施韦策。法国神学家、___________家、医生,一生致 力于____________洲国家的医疗事业,1954年获得诺贝尔____________奖。《我的呼吁》便是他在__________斯德哥尔摩授奖仪式上的演讲词。【答案】哲学 非 和平 瑞典2.字音迥然不同(jiǒng) 愚味(mèi) 赎罪(shú)铭记(míng) 和睦(mù)3.词语铭记:深深地记在心里。至理名言: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和睦:相处融洽友爱。 ●阅读高速路★同步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3 题。“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这种伦理,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这种伦理否定这些分别,因为评断生物当中何者较有普遍妥当性所根据的标准,是以人类对于生物亲疏远近的观感为出发点的。这标准的是纯主观的,我们谁能确知这种生物本身有什么意义?对全世界又有何意义?这种分别必然产生一种见解,以为世上真有无价值的生物存在,我们可以随意破坏或者伤害它们。由于环境的关系,昆虫或原生动物往往被认为没有价值。但事实上,我们的直觉意识到自己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环绕我们周围的,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这种对生命的全然肯定是一种精神工作,有了这种认识,我们才能一改以往的生活态度,而开始尊重自己的生命,使其得到真正的价值。同时,获得这种想法的人会觉得需要对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采取尊重的态度,就像对自己一样。这时候,我们便进入另一种迥然不同的人生境界。”(《我的呼吁》节选)1.“这种分别必然产生一种见解”,其中的“分别”“见解”分别指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句子。“分别”承前,“见解”启后。【答案】“分别”是指人类以自己的主观标准把所有的生物分别开来,分成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见解”是指“世上真有无价值的生物存在”。2.“我们才能一改以往的生活态度。”这里“以往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解析】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由文意看,这里的“生活态度”其实是指对生命的态度。“以往”的生活态度在前面的文字中。【答案】主观地认为世上真有无价值的生物存在,便随意破坏或伤害它们。3.我们怎样才能“进入另一种迥然不同的人生境界”?【解析】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概括能力。由文中的“同时”,可归纳出两点。【答案】①尊重自己的生命;②对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采取尊重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