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 屑 岩 组 分 的 显 微 镜 下特 征 系 列 之 ——其他陆源组 分 (2012-11-05 21:06:27) 转载▼ 标签: 地质 砂岩中的其他陆源组分主要指碎屑云母、绿泥石、重砂以及同沉积的泥砾、泥灰岩砾以及少量生物化石等,还有一些因成岩作用破坏而无法识别的陆源碎屑。 云母:尽管云母的密度较高,但因为它们呈片状,在一些细砂岩和粉砂岩中常相对富集。云母的产出呈很好的板状至非常细的粉碎的薄片和碎片。在于相邻的较硬颗粒的接触处,较大的板片趋于弯曲或因为压实而变形。云母的薄片一般是定向的,平行层理并彼此平行的,在细砂层内,它们更为丰富,如在延长组广泛分布的三角洲前缘相砂岩中,云母常顺层分布,并沿层面富集,导致砂岩的储集性能受到影响,垂向渗透能力变差。白云母的抗风化能力要比黑云母强得多,相对密度也略小,常见其呈鳞片状平行分布于细砂岩、粉砂岩的层面上,有时候会富集成层,主要来源于花岗岩、花岗伟晶岩和云英岩、云母片岩等低级变质岩及古老的沉积岩中;黑云母的风化稳定性差,主要见于离母岩较近的砾岩或杂砂岩中,经风化及成岩作用分解为绿泥石和磁铁矿,并已发生泥化、钛铁矿化、碳酸盐化,蚀变后体积膨胀或变形,严重时可占据周边孔隙,形成假杂基。 识别新鲜的云母非常容易,由于云母具有非常鲜艳的干涉色及片状晶形,但当云母发生蚀变甚至变形之后,识别是来便有一定的难度,对一些粒度偏细、蚀变较深、变形变形强烈的云母应结合较高倍数的物镜反复观察加以确定。 绿泥石和海绿石:陆源绿泥石常呈片状或集合体状,多来自中性和基性火成岩或绿泥石片岩、千枚岩等低级的区域变质岩的母岩。 海绿石常呈粒状和土状集合体,呈圆球状、肾状、卵状等,来源于古老的砂岩或由一些铁镁硅酸盐如黑云母、辉石、角闪石、绿泥石等分解而形成。砂岩中的海绿石颗粒大小和外形均与周围的失音砂砾相近,说明形成后曾受到过滚动或搬运。 重砂:它们在岩石中含量很少,一般不超过 1%,因而薄片鉴定时常不统计重砂的含量,但当含量超过 1%时,应该进行统计。其分布的粒度受重矿物的晶形大小、相对密度及硬度的控制,在 0.25~0.05m m 的粒级范围内含量最高。 重砂的矿物的种类很多,根据重矿物的分化稳定性可将其划分为稳定和不稳定的两类,前者抗风化能力强,分布广泛,在远离母岩区的沉积岩中含量相对增高;后者抗风化能力弱,分布不广,离母岩区愈远其相对含量愈少。不同类型的母岩经风化破坏后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