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磷在钢中的存在形式通常认为是以磷化物〔Fe2P〕的形式存在,在液态钢中,一般以〔P〕表示,磷使钢产生“冷脆”。 1 转炉炼钢磷的变化规律 在吹炼的最初阶段(约 4 分钟),由于硅、锰与氧的结合力大,所以要等硅锰氧化到较低时磷才开始氧化,而且磷的氧化速度也不大,约0.007-0.016%/分,此时脱碳速度也不大,吹炼中期,硅锰已基本氧化,此时进入碳、磷氧化阶段,磷的氧化速度约 0.0013-0.021%/分,一般吹炼到一定时间,磷可达到规格之下,而且由于炉内温度还不太高,所以只要化渣良好,脱磷速度大于脱碳速度。到吹炼后期,钢液中磷含量已比较低,在加上碳、磷的反应使炉温升高,脱碳速度加快,脱磷速度明显放慢,甚至回出现回磷现象,一直到吹炼末期,炉渣碱度提高且化渣良好,才有可能再次使磷下降,但此时脱磷速度只有0.002-0.010%/分。 2 脱磷反应方程式 反应式: 一般认为磷的氧化是在钢渣界面上进行的,主要是与炉渣中的氧化铁进行反应 2[P]+5(FeO)+4(CaO)=(4 CaO··P2O5)+5[Fe] 脱磷反应是放热反应 脱磷条件(三高一低) 高 R、高 FeO、大渣量、低温,增大渣量的目的是稀释(4 CaO··P2O5)的浓度。 另:造粘度较大的泡沫渣有利于脱磷,但粘度不宜过大。在一般情况下当炉渣碱度 2.5-3.0,(FeO)控制在 0.15-0.20%脱磷最佳。为实现炼钢中的脱磷目的,以FeO 为氧化剂,以CaO 为磷氧化产物的稳定剂,在酸性炉渣条件下是不可能进行脱磷操作的。 二:去P 有三个条件,即:高碱,高氧 低温 所以在炼钢过程中去鳞一般在前期,温度大概控制在1350 度以下,碱度控制住3.2~3.5 左右。脱P 效果比较好,一般能达到90%。。 另外脱磷中,氧的控制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必须保证熔池的高氧化性。抢位控制一般为,高抢位,低的氧流量。 原理就是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为气体或炉渣而除去。 三: 炼钢的方法,一般可分为转炉炼钢、平炉炼钢和电炉炼钢三种方法。现分别介绍如下: 1. 转炉炼钢法:这种炼钢法使用的氧化剂是氧气。把空气鼓入熔融的生铁里,使杂质硅、锰等氧化。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含1%的硅可使生铁的温度升高200 摄氏度),可使炉内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因此转炉炼钢不需要另外使用燃料。 转炉炼钢是在转炉里进行。转炉的外形就像个梨,内壁有耐火砖,炉侧有许多小孔(风口),压缩空气从这些小孔里吹炉内,又叫做侧吹转炉。开始时,转炉处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