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_第1页
1/3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_第2页
2/3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_第3页
3/3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八内所因论夫脏腑合手足三阴三阳为十二经,各有所主,故为十二官。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脾者,谏议之官,公正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肠者,传送之官,变化出焉;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此十二官不得相失者,正由阴阳消息盈虚。当随四序而调养之,不可使其偏胜,偏胜则偏复,偏复则偏害,胜克流变,则真病生焉。夫阴阳虚实者,乃脏腑更相胜复也。若其子母相感,则母虚能令子虚,子实能令母实。《经》曰:实则泻其母,虚则补其子。如肝实则泻肾,肝虚则补心,如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此经之本意也,《难经》则反是,及观《金匮》之论,其得为多。肝虚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制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盛,心火盛则肺金受制,肝气乃舒,肝气舒则肝病自愈,此补子之意也。肝虚则用此,实则反之。《千金》亦云:肝虚当补心,心旺则感于肝,皆此类也。此正本藏十二官冷热盈虚而为病,非外感淫邪,及故为背理者之比。然内所因惟属七情交错,爱恶相胜而为病,能推而明之,此约而不滥,学人宜留神焉。内所因治说论云,治伤寒有法,医杂病有方。方即义方,法即法令。外病用法令,犹奸邪外扰,非刑不除;内病用义方,犹父子兄弟不足,以礼格之而已。故内外之治,由是而分。外邪难辨,当以例明;内证易知,只叙方证,学人不可不审。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泻肝汤治肝实热,阳气伏邪,胁痛,忿忿悲怒,发热喘逆满闷,目痛视物不明,狂悸非意而言,乍宽乍急,所作反常。前胡(去苗)柴胡秦皮(去粗皮)细辛(去苗)栀子仁黄芩升麻蕤仁决明子(各等分)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两盏,苦竹叶、车前叶各五片,煎至盏半,纳药再煎至八分,去滓,入芒硝一钱匕,煎熔,不以时服。泻胆汤治胆实热,反洒洒恶寒,腹中气满,胁下硬,口苦咽干,头痛,不欲食。半夏(三两,汤洗去滑)生地黄(五两)酸枣仁(二两半)黄芩(一两)远志(去心,姜汁合炒)茯苓(各二两)甘草(炙,一两)上锉散。长流水一斗,糯米一升,煮蟹眼沸,扬二三千遍,澄清,每用二盏,抄药四钱匕,姜七片,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补肝汤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