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禅宗对苏轼书法美学的影响

禅宗对苏轼书法美学的影响_第1页
禅宗对苏轼书法美学的影响_第2页
禅宗对苏轼书法美学的影响_第3页
1 意·空·悟·淡 ----------从书法谈禅宗对苏轼文艺美学的影响 苏轼是我国传统士大夫的一面旗帜。他才华横溢,是一位旷世奇才,也是一个全才,是两宋时期实力派与偶像派二而一之的创作型天王巨星。他涉猎甚广,在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充分显示出可贵的探索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顺风顺水还是身处逆境,苏轼都能“诗意地栖居”、审美化地随遇而安,他自创东坡肉、东坡帽,自酿蜜酒、松醪、桂酒,这些就是苏轼“生活审美化”的佐证。在文学艺术上,苏轼也不断开拓创新:他创立豪放词派,改变了词为艳科的历史传统,把词从“诗余”的附属地位解放出来,诗词文全面发展,苏轼的文学成就代表了北宋时期文学的最高水平;他的文人画不拘成法,别出心裁地用蔗滓画石,用朱砂绘竹;在书法上,他独创“苏体”,不仅有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泽被后世,而且还有“尚意”的书法理论沾溉后人;苏轼还在音乐、收藏等方面都深有造诣。笔者认为,苏轼之所以能随缘自适、旷达超然地生活,并在文艺方面取得令人高山仰止的成就,禅宗对他文艺美学思想的形成功不可没。苏轼的文艺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每一个方面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拟从探讨苏轼的书法美学方面着手,揭橥禅宗思想对其文艺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禅宗:儒道释三家思想的合流 禅宗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佛教形式。在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内地之前,中国已经是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比之于外来宗教文化意识,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意识具有不可征服的优越性,这也一注定了佛学思想的传入只能是中国文化的有益的补充,而不可能取代之。因此,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被中国文化意识所改造。依据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所言,这个被改造的过程分为两个渐变的步骤:第一步是完成于魏晋时期的佛教玄学化,在这一阶段,大乘佛教宣扬的“诸法性空”思想与玄学家所提倡的天下万有“以无为本”的思想相交融;第二步是完成于唐朝时期的佛教儒学化,佛教向儒学妥协,接受性善论和孝道观,强调孝是成佛的根本,甚至出现了孝僧。经过这两步演化,于中唐时形成的禅宗就成为儒道释三家文化的综合体。禅宗到宋代时得到了充分发展,这种三家思想合流的特征更加明显。 虽然这三家思想在禅宗中的比重是无法量化的,但是对于书法艺术的影响都至关重要,儒家的积极入世的观念可以表现为书法干禄功能,道家的天道自然可以成为书法创作的审美理想,佛教的参禅妙悟则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辰+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出售各种文档和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