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6 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 3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习惯化是测量前语言时期_ _ _ _ _ _ _的一种指标。_ _ A.儿童感觉 B.儿童动作 C.儿童社会性发展 D.儿童记忆 2、”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授人以台仅供—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4、短篇小说创作曾是“十七年”文学一个引人注目的区域,也出现了一批现在看来仍有艺术趣味的作品,如《山地回忆》《红豆》《百合花》等。其中,《红豆》的作者是() A:赵树理 B:宗璞 C:茹志鹃 D:孙犁 5、以下各项中,属于空间技术的是() A:探空气球 B:人工降雨 C:卫星通信 D:大气环流探测 6、”闻一知十”属于学习中的现象。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创造性 7、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_ _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8、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 A:阁下是对长辈的尊称 B:足下是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C:内子用于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D:“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 9、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__。 A.班级文化 B.组织制度 C.凝聚力 D.班级管理 10、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 A:课程内容 B:课程方案 C:课程目标 D:课程设计 11、”学不躐等”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_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2、下列的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 A:《格林童话》 B:《伊索寓言》 C:《一千零一夜》 D:《五卷书》 13、下列有关学习策略的特征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__ A.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方案 B.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 C.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D.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被动使用的 14、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鉴别能力称为__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5、”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16、以下是认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