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小发明》教案《创新实践小发明》教案一、课程题目创新实践小发明二、教学目标学会团结与合作。通过思考来策划最佳的方案,学会灵活运用科学知识。提高并且锻炼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三、教学意义1、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操作的平台,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2、本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教育他们要团结协助;3、有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运用四、授课形式通过老师的介绍引入课堂主题。首先为学生简单介绍鸡蛋防护的原理,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制作鸡蛋防护器。制作完成后进行比赛,评选出鸡蛋防护器做得最好的队伍。最后对课堂进行总结,分析各队伍的作品存在的不足和优点。五、所需课时两课时六、课前准备1、让学生自由组成 4~5 人的小组,并且上交名单;2、布置每组要带一些制作原料,例如,鸡蛋、剪刀、胶布、泡沫、竹签等;3、给学生简单介绍课堂内容,让他们通过课余时间提前去设计自己组的鸡蛋保护器;七、授课内容时间地点内容备注、胶带若干、气球、泡沫、纸皮、竹签等按实际设计所需准备,构想好自己的鸡蛋保护器的模式。第一节课(10 分钟)课室1、老师通过鸡蛋的营养作用说明鸡蛋是一样很宝贵的事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它。2、为同学简单介绍鸡蛋保护器的原理,并且展示鸡蛋保护器的图片。3、说明提供 30 分钟时间让同学去制作鸡蛋保护器,制作后就会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的鸡蛋保护器最耐用。通过在「4 楼楼层不断递增的方式抛下鸡蛋保护器,通过判断鸡蛋是否破裂评选出最优的鸡蛋保护器。4、在比赛完结后,老师会对各小组的鸡蛋保护器进行总结和分析第一节课剩余时间(30 分钟)课室学生开始制作鸡蛋保护器,老师去各个组巡视。并且给予适当的帮助。第一节课(20 分钟)教室外进行鸡蛋保护器的试验,在不同楼层抛下鸡蛋保护器。最后评选出最优的鸡蛋保护器第一节课(20 分钟)课室对各小组的鸡蛋保护器进行分析,对其中运用到和涉及到的科学原理进行介绍。八、可行性分析1、本课程内容不需要知识基础,适用于各个年级;2、由于是操作实践类型,较受学生欢迎;2、老师有实践经验,能够指导学生的操作;3、制作材料比较普遍容易活动,制作方式多样化,操作简单,容易实行;4、由于是小组的方式进行制作,部分不会制作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得到学习;5、老师在课堂上巡视各小组的进展,对于部分没有制作方向的小组可以进行指引;八、风险预测1、在课堂前一天就要求学生上交组员名单,老师可以通过核对信息知道是否有学生没有加入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