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空气的成分,并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②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③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科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①空气中的各种成分。 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的实验方法。 ③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兴趣,增 强 环保意识。 难点:①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的实验方法。 ②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课时 :二课时 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① 了解空气的成分。 ②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初步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重点 ①认识空气中的各种成分。 2 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 ①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 ②初步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③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分析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激发、质疑、解惑法。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我 点评 1 、创设 情景,导入 新课 导入:从西双塘优美的环境引出空气。(板书)课题 1 空气 师:同学们讲新课之前,哪位同学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师演示用滴管吸水,问:水为什么可以吸起来? 接着问:吸上来的水的量和排出的空气的体积有没有关系? 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来深入研究一下空气。 回答: 滴管中的空气被排出。 思考、回答: 吸上来的水的量和排出的空气的体积相等。 通过 师生对话,营造平等、 和谐、民主的课 堂氛围 2 、指导观察,探究空气的主要成 份 (板书) 一. 空气的组 成 1. 空气的组 成 1. 空气是 不 是 一种 单 一的气体呢 ?同学考虑 一下? 为了搞 清楚空气的成 分,很 多 科学家 致 力于 这方面 的研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