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空调系统制冷热负荷计算书编制规则

空调系统制冷热负荷计算书编制规则_第1页
1/10
空调系统制冷热负荷计算书编制规则_第2页
2/10
空调系统制冷热负荷计算书编制规则_第3页
3/10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TJI/YJY·03·51-2005 空调系统制冷热负荷计算书编制规则 2005-09-28 发布 2005-09-30 实施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 TJI/YJY·03·51-2005 前 言 本标准于2005 年9 月30 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与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海焱 陈孟湘 TJI/YJY·03·51-2005  设计参数: 车外温度:tH=40℃,相对湿度:ф=60% 车内温度:tB=27℃,相对湿度:ф=58% 车内成员数:N =5 人, 车内新风量:V=N*V1=5*11=55m3/h 太阳辐射强度:tH=40℃时,水平面上太阳辐射强度I=1000W/㎡ 车速:v=40km/h  附加说明 。计算制冷量时所取的车厢内容积为:3543.309.13.15.2mV=××=。车内有二排座位,没有行李箱。所取的计算空间如图所示:  制冷热负荷计算 由于车外温度高于车内,加上太阳辐射的作用,有大量热量会通过车身壁面、车窗等传入车内。同时,乘员的汗热和湿热也会使车内温度升高。可见,影响车内热负荷的因素很多。综合各种因素,车身热平衡的方程式表达如下: LMPVGBeQQQQQQQ+++++= eQQ1α= 式中:1α ——储备系数,取1α =1.1; Q ——制冷机产生的冷量; eQ ——车身总热负荷; BQ ——车体传入热量; GQ ——玻璃传入热量; VQ ——新风热; 前窗 顶板 后窗 后排座椅底部 地板 发动机罩(在车厢内部分) TJI/YJY·03·51-2005 PQ ——人体热; MQ ——用电设备散热量; LQ ——车内零件散热量。 现在分别计算各部分的热负荷。 一、通过车身壁面传入的热量 车身壁面包括顶板、侧壁面、地板、前围(发动机罩壁在车厢内部分)、后围等几部分组成。即车身壁面热负荷表达式为: 后围前围地板侧壁面顶板QQQQQQB++++=  车身壁面多属均匀壁面,因此,它的传热可以按照多层均匀壁面传热计算。其中,顶板、侧壁面、地板、后围的传热量计算公式如下: )(BHiiittFKQ−= 式中:iQ ——分别表示顶板、侧壁面、地板、后围的传热量; iK ——分别表示顶板、侧壁面、地板、后围的传热系数; iF ——分别表示顶板、侧壁面、地板、后围的传热面积; Ht ——车外空气温度,这里取为 tH=40℃; Bt ——车内空气温度,这里取为 tB=27℃;  对于前围,由于发动机室的温度远高于车外空气温度,所以这里的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空调系统制冷热负荷计算书编制规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