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立意? 不论写什么样的文章, 未动笔之前,都得先考虑一下:要写什么内容,体现什么思想,这个关键性的的一环,古代作家称之为“立意”。这个“立意”的重要性,元人程瑞礼说 :“作文,以意为将军,转换开阁,如行军之必由将军号令。” 写一篇文章,在下笔之前,先“立”好了“意”,有了“主脑”,就像部队有了“将军”,才能有领导地“转换开阁”,发挥其战斗力。因此, 古代文人就强调“意在笔先”。 有了这个“意”,就可以考虑全篇如何开头、叙写、过渡、结尾;主体中的主、次,详、略,疏、密,前呼、后应等。 你知道鲁迅先生是怎样“立意”的吗? 据许广平说:鲁迅先生“写 350 字的短评,也不是摊开纸就动手。那张躺椅,是他构思的所在,那早晚饭前饭后的休息,就是他一语不发,在躺椅上先把所要写的大纲起腹稿的时候。” 许广平在《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一文中,又说:“写一篇稿件以前,常常有一个很长时期,有时候遇见朋友,他就会谈起来,说他看到了什么材料,想写个什么东西,有时候也不讲,静静地读书,默默地思索,或者暗自打腹稿。”可见, 鲁迅在写作前的立意是多么严肃认真。 不立意,挥笔成文,就会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现在,对“立意”的解译: 立意就是指作者在动笔之前,将文章或作品内容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所要揭示的生活真理确定下来。立意,也叫中心思想、主题、主旨,它是文章的“纲”。 立意要深刻合理 立意好坏关系着文章的成败,立意的设定并非一件非常难的事,只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就可以很容易做好立意。立意原则有两条:合理、深刻。 一、合理 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也就是通常说的立意要准,不跑题。以话题作文为例,合理一般说来应从以下两点思考。 1. 把握好话题材料中的暗示 话题作文的立意选择非常宽泛,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备受学生青睐;然而话题作文并非没有限制,出题人在所给话题材料中总安排一些暗示,以免信马由缰,不着边际。 [例题]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葱茏,充满了无限生机。迎着“不寒的杨柳风”,凝望着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倾听着淙淙的三月桃花水,感受着春意融融,畅想着春光永驻,春天总是与美好连在一起的。 请以“春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 [分析]这是河南洛阳市 2003 年二模的作文题。有些学生谈到今年春天爆发的美伊战争,批判美政府的霸权主义;有的谈到近几年在北方春天肆虐的沙尘暴,提出环境保护。其实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