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章 电池 Batteries 3.1 化学电源基本概念 Q1 基本术语 化学电源:电池 Batteries ,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放电 discharge:化学电源对外电路供给能量的过程 充电 charge :放电的反过程。 化学电源按其工作性质和储存方式可分四类: 一次电池或原电池(primary battery ):不能重复使用 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蓄电池(secondary battery or rechargeable battery ) 储备电池 storage battery : 燃料电池:fuel cell :连续电池:是一种以电化学方法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高效率,无污染的装置。按电解液的状态分: 湿电池wet cell :有过剩的电解液,液体处于流动状态 干电池 dry cell :向电解液中添加明胶或淀粉等物质将其糊状化。 Q2 化学电源的历史与发展 a 1800 年意大利科学家伏打教授发明伏打电源。 b 1859 年法国科学家普朗特研制成功铅酸蓄电池、化学电源的发展开始进入萌芽时期。 c 1868 年法国勒克朗谢发明了以4NHCL 为电解液的2M n OZn原电池。 d 1899 年,瑞典人杨格纳发明了 NiCd蓄电池。 进入 20 世纪以后,人们除不断对以上电池进行改进外,同时又研制成功了许多新型化学电源。 尤其是 50 年代以后 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 对化学电源的性能指出了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高的要求,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促使化学电源不断向小型化,高能量、长寿命, 能源危机 无污染方向发展。 环境保护认识 如:e 60 年代美国的航天技术崛起,其中成功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激起了科学家的兴趣 70 年代全球出现的能源危机又进一步推动了该类电池的发展。 f 80 年代末,由储氢合金取代 NiCd蓄电池的的镉负板而诞生的N iM H电池以及高能量、无污染、无记忆效应等优势引起关注,至今仍风靡全球。 g 90 年代的日本索尼公司率先推出商品化锂离子电池,该技术又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向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方向,甚至在某些应用领域已大有取代 N iM H电池的趋势。 Q3 化学电源的主要性能指标 1. 电动势和开路电压 a 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 E):理论电压 指没有电流流过外电路时电池正负两极之间的电极电势差,其值由n FGEn FEG 由于 Gibbs 化学能的减小等于化学反应的最大有用功,故电池的电动势就是放电的极限电压。 2 b 开路电压:(open circu it Voltage ,OC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