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专题:辩证分析方法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离不开对人的分析。 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人的分析,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分析方法。 第八讲 人的分析方法 一、人的利益分析 利益是人们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利益分析方法是通过分析人们的利益关系,揭示社会活动的本质,进而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方法。掌握这一方法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有着重要作用。 (一)利益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是利益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 利益分析方法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利益是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需要。利益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关系范畴,表示的是主体需要和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之间的关系。利益源于需要。一种物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种物品对人就是有利的,因而它就是人的利益所在。不需要的东西不会成为人的利益,无需要则无利益。但是需要本身还不是利益,它还只是利益的内在主体根据,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劳动成果才构成利益的实在内容。利益的最终实现形式是对劳动成果的占有和消费。自然界不能自动地满足人的需要,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改造自然界,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而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必须诸多人联合起来进行,联合的劳动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于是,在人的需要和自然客体之间就插进了一个社会关系的中介。自然客体不仅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成为人类需要的对象,而且必须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才能最终满足人的需要。随着需要的多样化和满足需要的劳动的不断分化,每一个人的需要都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由他人的劳动来满足。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劳动在不同的人和人群之间分开了。这样,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社会关系的中介才能完成。由于社会关系的作用,有些人的需要能得到满足,有些人的需要则未必能得到满足;对有些人满足程度较大,对有些人则满足程度较小,于是便出现了利益差别和利益之争。由此可见,只有通过社会关系的中介作用,需要才转化为利益。如具有生理需要的人,不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使某些需要获得了满足,象呼吸了空气、享受了阳光等,就不能认为他获得了利益。 (2 )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动因和目的。人类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 2 成的,而每个人在参与社会历史活动时,都有不同的思想动机。历史唯心主义在考察历史时,至多只是看到了人们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