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能力测试一单选题 河北唐山丰南一中 高兴昌 063300 1.《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的开篇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之句。这符合下列哪一思想家的观点 A 老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2.山东曲阜的孔庙有杏坛遗迹(右图)。元杨奂《谒圣庙》诗云:“会见春风入杏坛,奎文阁上独凭栏。”“杏坛”典故的起源有可能是 A 孔子聚众讲学的地方 B 医家以此自居,对医术的称赞 C 对封建社会教育最高学府的称呼 D 新科进士中举后常题名于此 3.孟子(前 372 年-前 289 年),名轲,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下列名言出自孟子的是 ①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于丹的《庄子》心得中说“道家思想在生命层面上,要求人超越。超越是我们的一个生命境界”。最能体现这一观点是 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 天地与我并存,而万物与我为一 C 兼相爱,交相利 D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5.“萧规曹随”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故事,与这一典故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初实行“无为而治” B 统治者注重与民休息 C 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 D 曹参是个庸才,对当时的状况无能为力 6.汉武帝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针对汉武帝的征问,董仲舒连上三篇策论作答,史称“天人三策”。“天人三策”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②“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 ③“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④“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张孝祥词中有“太学诸生推独步,玉堂学士合登仙。”之句。其中的“太学” A 开始出现于汉武帝时期的古代最高学府 B 教授诸子百家学说 C 只有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才有资格入学 D 不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 8.朱熹和陆九渊曾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进行学术辩论,史称“鹅湖之会”。从哲学意义上看,这场争论分歧的实质是 A 格物致知与发明本心之争 B 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 C 太简与支离之争 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 9.阿杜的歌《天黑》中有一句歌词“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