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X 线诊断与鉴别诊断 瑞金市人民医院 罗敬福 一、肺结核的X 线诊断 按照200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结核病分为以下五类: 1、原发性肺结核(简写为Ⅰ)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简写为Ⅱ) 3、继发性肺结核(简写为Ⅲ) 4、结核性胸膜炎(简写为Ⅳ) 5、肺外结核(简写为Ⅴ) 1、原发性肺结核 X 线特点为:(1)原发综合症:①上叶尖后段或下叶尖段的片状、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②自肺野内的片状、斑片状阴影引向肺门的条索阴影;③肺门或纵隔淋巴结的肿大,边缘或模糊或清楚。 (2)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结核: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肿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的结节状影凸向肺野,即“肿瘤型”。当同时合并肺门淋巴结周围炎或继发性浸润时,则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肺门增大阴影即“炎症型”。,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1)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X 线特点为:两肺弥漫分布粟粒结节影,直径约1—3mm 左右,最初边缘不清,待合并的渗出性病变吸收后,则结节边缘清楚。粟粒病灶是分布、大小和密度上表现为“三均匀”为其特点。结合临床高热等病史和肺外的结核病变,确立诊断即可认为是活动性肺结核病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病灶融合而失去“三均匀”的特点,则可再次充分证明为活动性肺结核。值得注意的是粟粒性肺结核早期阶段,X 线显示不明确,有时仅表现为肺野透过度减低。据报道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需 3—6 周以后才能在胸片上显示,由于它是多个胸片分辨率以下的微结节叠加的结果,故难以评价每个结节的大小、边缘和内部特征。此时若临床怀疑为急性粟粒性播散性肺结核时应进一步 CT 检查和结合临床表现诊断。 (2)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X 线特点为:两侧上中肺叶分布的斑片、结节状阴影,且形态大小不一。病灶边缘部分清楚,部分模糊,后者提示病变尚有活动性。在分布、大小和密度上,从肺尖至肺底呈逐渐递减状态,即“三不均匀”。一般如中下肺播散性病灶密度较低,边缘欠清楚,并沿着肺纹理分布,提示血行播散性病灶的形成的时间并不太长,结合引起行播散的原发病变,可考虑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 3 、继发性肺结核 X 线特点为:表现多种多样,比较复杂。除在病变位置上大多局限于一侧或两侧肺尖和锁骨下区及两下肺叶尖段外。其中 有的为活动性病变,有的为非活动性病变,两者也可同时存在。 (1)活动性肺结核病变:①斑片状或片状实变影,边缘模糊不清,是活动性肺结核病变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