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鼻科学】名解:P23 利特尔动脉丛 littleplexus*3:颈内、外动脉系统(鼻腭 A、筛前 A、筛后 A、上唇 A 和腭大 A)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血管运动性鼻炎 vasomotorrhinitis:神经内分泌对鼻粘膜血管、腺体功能调节失衡而引起的一种高反应性鼻病。发病原因很多,精神紧张、焦虑、环境温度的变化、内分泌功能紊乱、鼻腔内结构畸形如鼻中隔偏曲。P25 翼管神经:鼻腔内交感神经来自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组成的岩深神经,副交感神经来自面神经分出的岩浅大神经,两者在翼管内组成翼管神经。P31 生理性鼻周期*2: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有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影响,约间隔 2-7 小时出现一个周期,称之生理性鼻甲周期。其意义是使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P21 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窦口鼻道复合体。▲鼻窦分组及开口1•分组:前组筛窦一一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PS:中鼻甲基板将筛窦分为前后组)后组鼻窦——后组筛窦和蝶窦2.开口部位:上颌窦、前组筛窦、额窦一中鼻道,后组筛窦一上鼻道,蝶窦一蝶筛隐窝P29 蝶窦的各个壁的比邻关系*2①外侧壁与颅中窝、海绵窦、颈内动脉和视神经管毗邻。②顶壁上方为颅中窝的底,呈鞍型,为蝶鞍。蝶鞍承托垂体。③前壁参与构成鼻腔顶的后段和筛窦的后壁(蝶筛板)。上方近鼻中隔处为蝶窦自然开口。④后壁骨质后,毗邻枕骨斜坡。⑤下壁即后鼻孔上缘和鼻咽顶,翼管神经孔位于下壁外侧的翼突根部。P82 急性鼻窦炎的疼痛特点*2患病鼻窦疼痛部位时间规律上颌窦眶上额部,同侧颌面部 or 上颌磨牙晨起轻,午后重筛窦内眦、鼻根部(头痛轻)额窦前额(周期性痛)晨起重,午后轻蝶窦颅底、眼球深部(钝痛)早晨轻,午后重P81 急性鼻窦炎的发生与鼻窦解剖特点的关系*2① 窦口小,鼻道狭窄而弯曲,易于阻塞,引起鼻窦通气引流障碍。② 鼻窦黏膜与鼻腔黏膜相连续,鼻腔黏膜炎正常累及鼻窦黏膜。③ 各窦口彼此毗邻,一窦发病可累及其他它窦。现代观点认为前组筛窦是累及额窦和上颌窦的主要原因。④ 各窦自身特点及窦口位置。上颌窦最大、窦口高,在中鼻道外侧壁的位置最后、最低,容易发病;筛窦因蜂房结构不易引流,感染机会多;此外,上颌窦与筛窦发育最早,故儿童期可罹患;额窦与前组筛窦毗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