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最美大学生”观后心得感悟新版 在最漂亮的年华,为祖国,为人民付出最宝贵的青春,不怕苦,不怕累,这就是最美的人拥有的模样,总是在很多时候默默无闻奉献着,那么你知道 2024 年最美大学生观后心得该怎么写吗?为了方便大家,共同阅读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 2024 年“最美大学生”观后心得感悟最新 5 篇,欢迎阅读!2024 年最美大学生观后心得【篇一】 是走还是留?2024 年 1 月 22 日,原定完成最后一个门诊就返回家乡的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2024 级博士生赵东,听到新冠肺炎具有“人传人”的特点,退了火车票留汉,“危险时刻更应与病人在一起”! 赵东主动请战去光谷院区与科室老师们一起接收、救治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120 多个日日夜夜,赵东忘记了时间,奋战一线。 其中一半的时间,赵东还为武汉市两个小区的居家隔离群 200多人提供在线医疗咨询服务,社区居民线上亲切地称呼赵东为“小赵医生”。 当赵东在一线全力以赴时,南京医科大学 2024 级博士生倪杰随着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在 2 月 13 日这天来到武汉。 “让我来试试,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这是倪杰的口头禅。重重口罩下头晕胸闷,汗湿衣襟,双手脱皮,护目镜压得眼眶周围伤痕累累。 但“看着患者经过治疗转危为安,我心里会特别兴奋,我们来的目的就是让患者健康地走出医院,回归平静生活。”倪杰说。 倪杰和赵东在前线战疫争分夺秒,清华大学医学院 2024 级博士生单思思在后方实验室攻坚克难。她说:“早一秒拿到抗体,就能多一分战胜新冠肺炎的把握。” 生产抗体、检测抗体功能、进行动物实验,上千次的重复实验操作,每天基本都是 24 小时连轴转。在无数次的失败后,单思思和团队成员解析了病毒与蛋白结合的关键结构,成功分离和评估了200 多株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及其编码基因,目前已经进行动物实验,接下来将开展人体临床试验。 “我想让更多的讨论成果走出实验室!”单思思仍然在为这个目标继续拼搏奋斗。2024 年最美大学生观后心得【篇二】 从小就喜爱海洋世界和船舰的李海超,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变成事业,2024 年留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他放弃了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每天奋斗在实验室十余个小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 Jacobi-Ritz 法的回转类结构振动声辐射理论。 经过长期深化讨论,李海超在导师指导下带领团队所讨论的方法,已初步应用于方案设计阶段我国某水下装备振动噪声快速仿...